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寒假作业测试(开学考试)试题

作者UID:10492203
日期: 2024-06-02
开学考试
积累运用(30分) 
阅读(40分)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们往往会咨询孩子的身高是否可以更优质。其实,孩子的身高处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即可,不必盲目追求高个子。

影响个子高矮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包含遗传因素,体质性青春发育因素等。常见的营养不良、缺钙等都可以导致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引发的矮小症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改善。运动长高法:许多运动项目都能增高,其中篮球、跳绳、跳远等效果显著。篮球运动中有很多跑跳的动作,它们有助于伸展四肢,促进骨骼生长。跳绳能刺激生长激素分泌。跳远能促进下肢骨骼的生长。

饮食长高法:许多食物都含有身体长高所需的钙以及蛋白质。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能帮助蛋白质合成。牛奶中富含制造骨骼的营养物质―—钙,而且牛奶中的钙更容易被吸收,每天喝3杯牛奶就可以满足成长期的钙质需求。

睡眠增高法:人体分泌生长激素最多的时候就是每天晚上睡觉时,因此,每天应保证至少8小时的睡眠时间。

除此以外,孩子们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一它能更好地促进钙的吸收。

有研究发现,心理因素也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比如学习压力过大,产生心理问题,会使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减少,就可能出现生长暂停现象。但此症状具可逆性,一旦孩子解除心结,发育就会继续。

【材料二】

【猪骨菠菜汤】取新鲜猪脊骨350克,菠菜200克,猪骨放入清水熬1个小时后,再加菠菜、葱姜蒜等煮熟即可。猪脊骨含有镁、钙等多种元素,菠菜中含有相应的酶,因此对补充铁、钙等元素效果较好。

【红豆薏米粥】大米100克,红豆20克,薏米20克。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煮沸后小火慢熬至大米开花即可。薏米红豆粥能够祛除体内的湿气,非常适合体内湿气较重的人食用

【鳙鱼芹菜粥】鳙鱼肉100克,芹菜50克,胡萝卜25克,大米100克,葱花、盐少许将大米、胡萝卜、芹菜等材料,快煮熟时,放入鱼肉,搅匀,继续煮熟为止,最后放入少许盐搅匀即可。鳙鱼芹菜粥可为儿童补充大脑能量,有益于儿童生长发育。

【酱烧三文鱼】三文鱼400克,生抽、耗油、蜂蜜各1勺,清水2勺,大蒜2瓣拍碎。三文鱼轮切后,将所有辅料调匀淋入三文鱼中腌制,用橄榄油煎熟三文鱼起锅,淋入酱汁即可。三文鱼的维生素D含量非常高。

【红枣燕麦】即食燕麦50g,红枣、枸杞少许,加入适量水煮沸即可。燕麦富含膳食纤维利于提高新陈代谢,促进肠胃消化。

(摘自《营养食谱》)

【材料三】

2021年8月4日新华视点发布的《身高焦虑就打“增高针”?危险!》一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武汉协和医院的林鸣医生告诉记者,实际上,真正需要通过打“增高针”来进行增高治疗的情况只占非常小的部分,绝大多数孩子只需要接受常规的饮食、运动、睡眠指导,并不需要打“增高针”。

不久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黄轲接诊了一位病急乱投医的妈妈王女士。王女士担心儿子身高偏矮,走访各处“身高门诊”,一年下来花了48万元,结果儿子只长高了1厘米。

很多家长担忧孩子身高“输在起跑线上”,抱着“打打也无妨”的心态注射生长激素。可在没有确诊孩子是否缺乏生长激素的情况下,注射生长激素,只会扰乱内分泌系统,适得其反。

医学上对矮小症有着严格的诊断标准,大约有5%的孩子较同龄人个子明显偏矮,但病因不同,“增高针”也并不适用于所有出现身材矮小状况的孩子。

打“增高针”能否有效改善身高仍是未知。

(根据新华社报道《身高焦虑就打“增高针”?危险!》编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笔墨童年

(余秋雨)

①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②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③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④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⑤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⑥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⑦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⑧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⑨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凉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⑩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⑪⑮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⑫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⑬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⑮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⑯这是我的起点。

(节选自《中国文脉》)

作文(5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