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小学语文试卷库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作者UID:21971107
日期: 2024-06-01
期末考试
积累与运用
认真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阅读理解

说起公路上的斑马线,我们再熟悉不过了。那些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因酷似斑马身上的条纹而被称为斑马线。

斑马线的起源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跳石”。当时,由于四轮马车与行人混行引发了道路堵塞和交通事故,于是人们在马路上砌起凸出路面的“跳石”,行人可以踩着它们穿越马路,这就是斑马线的祖先。

斑马线像是拦腰搭在道路上的白色飘带。这条飘带看似简单朴素,却不是随意而画,其设置是有规定的。斑马线的最小宽度为3米,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马线越宽。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斑马线呢?一是未设置人行过街设施的路口,二是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在这些地方,斑马线起着为行人提供安全通道、指引车辆及行人有序通行的重要作用。漫漫车流中,机动车临近斑马线时须减速避让,遇到行人正在通过时还应停车让行,而斑马线上的行人也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序通过。斑马线是一条文明双向线,既需要机动车尊重行人的路权,也需要行人提高自身保护意识。即使走在斑马线上,也要注意观察路面交通情况。

然而,现状并不令人乐观。由于机动车和行人互争斑马线,致使斑马线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据统计,我国近三年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多达1.4万起,致死人数高达3898人。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行人在斑马线上缓慢“散步”,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斑马线是城市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唯有守法守序,才是对这道风景的最好守护。而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阅读理解

鼾(hān)声

①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老父亲。

②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常常蹲在村口路边守望,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

③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lào)过一阵子家常,窗外夜风起,虫鸣渐深。

④我打了个呵欠说:“爸,咱睡吧。”

⑤父亲有些为难,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去邻居家睡。” 

⑥我拦住他笑着说:“爸,我是您的儿子,像您,也打射,您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⑦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傍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⑨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⑩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我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chuàì)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我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深。

⑪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⑫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yē)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划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我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⑬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⑭几天后,我又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却再也无法忘记独自生活在乡村的老父亲,和我记忆中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习作。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