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山西省太原市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题

作者UID:11003641
日期: 2024-05-19
月考试卷
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公众场所,社会交流,学习和生活中方言逐渐被普通话替代,引起了大众对方言的保护及传承的普遍关注。方言是各地区由于地域性差异而逐渐形成的语言,可以说方言是地方文化、风俗的活化石。对全世界来说,任何一种方言的消失都是一种损失,即意味着我们了解这一地区文化的最有效的途径消受了。

为了更好地找出方言衰落的原因以及人们对方言保护及传承的看法与态度,我们对社会上方言的存在现状进行了分析,将方言与普通话在各个地方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34.72%的人认为如今大部分地区方言逐渐被普通话取代,17.6%的人认为方言仍占据主要地位,47,68%的人认为普通语和方言共存共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普通话已经在逐渐取代方言,使用方言交流不再是主流,但是普通话和方言在未来共存共荣是可以实现的。对于使用方言的优势与好处,大多数人持很同意的态度,只有极少数人不同意或者很不同意这种说法。对于使用方言的劣势与坏处,大多数人并没有太多看法,并且同意与不同意的人数比例相差不大,但是很不同意和很同意的人群也各占据一部分。通过计算均值,我们得出,在“方言的优势与好处”中,人们对“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钮成”的认可度最高;在“方言的劣势与坏处”中,人们对“会引起不平等对持”“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的认可度最低。

对于影响方言发展因素的评价,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①普通话的全面推广对方言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但是不会使方言逐渐被摒弃,因为方言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②方言因为有其独特的语言特色以及情感,所以与普通话没有很大冲突,但仍有四成的被调查者认为方言在逐渐被普通话替代。

③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为方言有其存在价值,是当地文化的象征。

④经济的发展对于方言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的。

我们分析出,在当今人们都有强烈的想保护方言的意识,但是在公众场所中大家还是更倾向于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在本地区倾向于选择方言和普通话两者共同进行交流。经调查得知,在能听懂当地方言的情况下,当地人更倾向于使用方言进行交流。

在普通话的大力推广下,人们还是愿意继续保护方言、传承方言。被调查者们基本上都认为,在当今,方言是需要我们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及传承的。因为方言不仅是各地区的交流工具,它更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被调查者们并不是很了解政府,社会对方言所进行的保护及传承的工作。

方言的保护以及传承,首先需要我们将方言的宣传工作做好,因为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方言的现状。其次,在调查中发现,放弃使用方言主要是因为会影响说普通话,由此我们建议可以培养孩子从小在方言和普通话的环境中成长。最后,通过调查可知,只要提出全面,适合的对策,接近95%的人愿意加入保护及传承方言的行列。通过对方言的各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从多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政府角度

政府部门是引领社会发展大方向的重要部门,因此对于方言的保护及传承需要政府部门的推动。由此我们从政府角度提出了以下几条可行的对策:

①设立保护方言的部门,对方言进行保护及宣传。

②设立保护方言的条例。

③建立方言博物馆,可以让人们更加地了解方言,更加有利于方言的传承。

(二)媒体角度

当代,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力量,第一信息的获取及拓宽传播的广度都需要媒体的推助。由此我们从媒体角度提出了以下对策:

①通过分析,我们得知喜欢语言类节目的人群较多,可是对语言类的节日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因此媒体应开放电视,网络等平台,推送有关方言类节目的频道,比如有段时间,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的方言译制片在全国热播。

②利用名人效应也是推动方言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召集更多有影响力的各行业名人来推动保护及传承方言。

(三)自身角度

①希望大家以家乡方言为荣,不要排斥抵触。并为外省人介绍家乡方言,为家乡人宣传保护及传承方言的重要性。

②尊重使用方言的行为。尊重不同文化是一个文明社会的要求之一,正是因为文化的独特性才让文化变得灿烂和多样,我们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尊重方言的使用。

③正确理解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之间的关系。推广普通语势不可裆,但是保护和发展方言也责无旁贷。方言不只是一种语言形式,更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普通话的推广之下,方言不应被摒弃。方言是探讨每一个地区的不同价值的重要线索,也是我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及传承,不要等到消失之后才为之叹息。

最后,我们就此次调查作出以下总结;方言与普通话应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二者不是势同水火的,可以说二者是和谐统一的关系,我们要客观对待二者的关系,尊重规律,顺应发展。

(摘编自王雪纯 杨睿 何倩文 何丽丽《方言保护与传承的调查报告》)

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原野之上

苏天真

那个偏隅一方的村落,就是的故乡——失曹河。它被周围的矮山卧龙般围起,仿佛安详地躺在春天的摇篮里回忆。火车从它的腰间驶过,车窗外,春天的大门洞开,万簇光芒从泥土中射出,照亮所有越冬而来的植物,和所有埋在土地中的种子。①大自然将绿色和花朵点燃,在车窗两边铺开了或葱绿或金黄的缎带,涂抹了原野,树梢、鸟儿,天空和云朵,大地繁茂,红瘦绿肥。整个原野和世界都正忙于生长,广袤的土地上,植物们的生长虽拥挤而不混乱。那些浓密的庄稼、野草,荆棘,灌木已把整个原野封锁,连河道,坝埂,溪涧,山道、草绿,栅栏,桥涵……也被全部占满。

进入庐南的列车继续喧嚣远去,人车稀少,景色更加迷人。东南群山连绵,沿途山谷沟壑、田园炊烟的朴素清静,就像是黄公望的水墨山水画,粉墙黛瓦,柴扉鸡鸣,溪流清且泛起涟漪,石桥两岸荻花白絮。但刻骨的伤感突然敲击了我的双眼,要是能够推开车窗,清风抹在脸上,那就是回到了少年。我的灵魂犹知这小径一样被掩理,被丢失。我承认我被原野所征服。就算偶尔从黑夜与北方长驱而来的寒凤也不能让原野低首,因为生长是春天的宏大象征。②一撮嫩绿的苗儿,在经历激越和萌动之后,充满结实的力量,像从岁月中伸出来的手臂,有力地钳制住了我。这原野的盛事,将在明亮的苍穹下,悄消完成。

万物从容,唯我慌张。我在想,春天的原野隐匿有生命和死亡的气息,这正是万物发轫的力量所在,这世界没有比生与死靠得更近的事物,正如光芒从四面八方袭来,它将整个原野刷上绿油油的油漆,包围了山峦,原野,大地,蔓延至无边无垠的天尽头,那些生长皆归功于死亡,没有死亡,哪有万物之始。

往故乡去,一路田舍山村,山不算深山,混杂了初春的寒冷,混杂着春草的萌动。天空碧蓝如洗,一座石桥横陈脚下,不出数步便见竹篱木栅,围着一个个枯疏的小院。山坡平缓,村落静谧,山坳里房屋散落,不见人影。路前阔大的原野是一片收割过的稻田,一簇簇稻茬枯白,其间却有断绿生出,细幼表嫩,泽气丰沛。

但我并不陶醉和迷恋春天暴动般的生长。此时,万物在生长中抬高大地,曾经板结的小径茅草疯长,把小径覆盖。一些树留存着,附着曾在此生活的烟火气息。他们的痕迹寄生在树上,但原野依稀生动。草木在长,也在衰老枯萎,但我却在它们之间找回散去的先人的灵魂。

一个人的命运永运被情势所裹挟,但凡心有格局,不为世俗规则所囿,遇事不惊,宠辱皆忘。一直在磊落、单纯及天真,何曾动摇懈怠?这是陶潜,李白、苏轼等践行晴耕雨读的一生写照。只可惜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我穿行于原野荆棘中,满身伤痕。生活一直在教我如何做人,如何行事,如何跟自己的内心独处。

当我们从一个静止的制高点向下看,那些失败也是升华,如浊浪淘沙,年复一年,总有一天成就你一颗珍珠或者全子,只要自己不先撤手放弃。

所以,命运的改变如同蹦极,但它们只在内部,外在的变忧,由时间操控,我并不看重。我一直喜欢那些烟火气息十足,以及以英雄豪杰命名的地名,以一种标志的方式,永远与天地同在,如家乡的夹板石、牛王庙,观音台,失曹河、将军山……如果你认为它们会是什么,那就是什么因为名字已成为年代久远的符号。

如果删除原野的成分,我不知道对故乡的情感是否会减弱一些。是的,原野上的草木山川是故乡最柔软的部分。那个叫夹板石的地方,是不是真有一块庇护一方水土的巨石?有文字说三国曹魏屯兵于此,于帅帐首置有两块石板,石上镌刻“旗杆石”,俗称“夹板石”,看罢令人哑然。这当然与当时的地名无关,而曹魏的旗杆置于此,则是关乎这方水土的今生来世的描述。③无边的云彩漫涌恣意,淡青的山峦在云端上翻滚,将军横刀立马,士兵披甲戴盔,威风凛凛,正策马疾驰而来,两边的路基犹如马蹄卷起尘雾,厮杀震天,天昏地暗,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无论何时都让人产生沙场鏖战的联想。此刻,一辆小汽车沿着公路向东疾驰,几头黄牛在农人的牵扯下慢悠悠地越过路面,向着对岸草木深处更深处。

在夹板石面前,忽然想起儿时家父教我的这首《观沧海》,不禁有跃马扬鞭,登山观海的你情万丈之感慨。而今,夹板石也只剩下年边高大的石条横卧于村前的路基旁杂草萋萋。“旗杆石”字字沉静,在阳光下越发闪光,而在阴雨迷蒙中又包裹着一层神秘的气息。有时,我会看上许久,一时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代,现代,只在恍惚一眼间。

三十年前,我从这片土地走进城市,我最初的人生梦想是从这里发源,这里的山水田囤和树木竹草,是我的精神养分,她的兴衰捆绑着我情感中的每一根种经。

而今,我走进一家小院,露天地面被水泥硬化,院里有鸡觅食。有一老者坐在小院石凳上,烟雾罩住他赤红的面庞,沉默如那张石凳,我主动凑过去与他搭讪,我说我也是这个村的人,待我说出我父母的名时,他才把现在的我和童年的我统一到我身上。④那份神情,有点羞怯,有点欣悦。我印象中他就像清水中的一条鱼,那么适意。

年月悄无声息地苍老着,似晚秋霜风。霜风吹败了草木,置身这白白苍苍的暮霭晨雾,听闻这响如天籁的溪声河流,看尽这山野间绚烂的红蓼黄菊……这就是最爱的故乡啊。

(有删改)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萧何,沛人也。及高祖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奏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何得秦图书也。

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项羽后至,欲攻沛公,沛公谢之得。羽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何谏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何进韩信,汉王以为大将军,说汉王令引兵东定三秦。

(节选自《汉书·萧何曹参传》)

材料二: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猪,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列侯毕已受封,及奏位次。上已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关内侯鄂君进曰“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萧何当居第一。”高祖曰:“善。”于是乃令萧何,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