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浙江省金华市五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

作者UID:319708
日期: 2024-05-18
月考试卷
卷首语(10分)
第一站:行走,在丰富的人生路(9分)
小语准备以“哲人的行走”为主题撰写一份人物传记,请阅读文章,聚焦亮点,帮助他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命若清茶茶有三重滋味:入口微涩,再品回甘,余调悠远。

与之相似,有些人的生命也有这般三重境界:在苦难中跋涉,于热爱中幸福,终了归于淡泊。譬如,那个“一生为墨客,几世做茶仙”的陆羽。

陆羽的前半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真实写照。而茶,则是照进来最亮的那束光。公元736年,湖北天门龙盖寺的住持智积禅师,在湖滨三只大雁的羽翼下捡到一个弃儿,他就是陆羽。在禅寺的暮鼓晨钟中,慢慢长大的孩子却并不爱佛经,反而向往儒道。因为志趣不见容于禅宗,公元748年,他12岁,不得不背井离乡。这个貌陋口吃的少年,只能以演丑角为生,四处漂泊游历。其后“安史之乱”爆发,战火纷飞彻底阻断了他入世的梦想。

文章憎命达,只伤题中人。虽然经历坎坷,但陆羽更为那艰难的世道痛心。所作《四悲诗》中,“悲天失纲,悲地失常,悲民失所,悲五湖山失色”,没有一字是为自己所发。

760年,27岁的陆羽初辗转到吴兴,他压抑的情绪爆发了。那时节,苕溪附近多了个狂士。他常常白日踟躇独行于旷野,至天黑无路,便嚎啕大哭而归。

悲天悯人中,只有在烹茶的时刻,陆羽的生活才宛然别有天地。

忆往昔,陪伴在酷爱喝茶的智积禅师身边,学习煎茶辨水的岁月,是他人生最初的温馨时光。此后,教他读书的邹夫子、与他同游三年的崔辅国,这些指引他求学之路的贵人也同为爱茶之人,曾和他一道寻访各地的好水好茶。

当沸水冲起茶沫,“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青萍浮云,都是漂泊无根之物,随聚随散。他于烹茶中观青萍浮云,也终于参悟无常、勘破心结。

“啜苦咽甘,茶也。”草庐下,陆羽在《茶经》里如是写道。那一刻,他找到了平静。

在湖州,摆脱焦虑的陆羽开始自在安于山水。这个自述“不善与人相处”的孤独患者,却广交了茶友。他的好友皎然,是吴兴妙喜寺的住持。从鉴茶到喝茶,二人常常在寺后的茶场里一起琢磨讨论。

秀山丽水间,僧俗官隐,唱和雅集。皎然作为介绍人,时任湖州刺史颜真卿来了。江波钓客张忠和也驾一叶扁舟而至。在那句流芳千古的“西塞山前白鹭飞” 问世之时,众人的口鼻唇齿间正满溢陆羽烹茶的清香。

心安处,即是故乡。在吴兴,飘零的孤儿陆羽因茶结缘,终于有家了。

A.古人喝茶,原与熬菜汤无异。人们把采下来的细小茶叶扔进锅里囫囵煮烂再加入葱、姜、茱萸、薄荷、胡椒等,做成混混稠的“粥茶”。更有如唐德宗者,还要调以大枣、牛羊奶、酥油等膏腴厚味,但被陆羽嫌弃为“肤浅浮嚣之人的地沟水”。

为了让世人尽享茶中最透彻的滋味,他用涓涓不辍的热爱与虔诚,在吴兴开始写作一本关于茶叶的百科全书——《茶经》。内容共分十节:一源、二具、三迪、四器、五煮、六饮、七事、八山、九略、十图,共七千余字,却费去了好几十年。

他可以不厌其烦,花五年时间设计出二十四种茶器;也可以踏破芒鞋,访遍名山上川、行尽荒山野岭,将全国之水辨析为二十品。他为茶乐呵呵地忙活着,以一种特有的仪式感,规范着茶的物质形式,也抵达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茶圣” 之尊,正源于成痴成癖的匠人之魂。

在陆羽迈入不惑之年时,卖茶的店家已把他的塑像当作神来供奉,客人每买十件具,就送一尊他的塑像。盛名之下,皇帝两度迎他入宫侍奉,都被他婉辞谢绝。

799年,可能是因为得知皎然即将离世,在外游历的陆羽回到吴兴。此时,他已然以物喜不以已悲。B.他蜕下了尘世庸碌的蛹衣,如同轻盈舞于江湖的一翼蝶,耕耘着精神界里柳暗花明的另一番天地。804年,陆羽在吴兴去世。

在今天看来,陆羽的贡献不可磨灭:在他之前,皓首穷经方为士大夫之道,茶事不过是难入正统的末流杂学;在他之后,茶道不仅飞入王谢堂前,更走进寻常百姓家,让人都能通过茶文化产生精神共鸣。

将生命烹煮成一盏徐徐升腾着氮氲热气的清茶,这就是陆羽的浪漫主义。

(选自浙江宣传,有删减)

亮点我推荐

大家来互动

亮点一:典型事件刻画形象。

【再补充】

生活坎坷,热爱茶道.....

①小语:文中其他一些事件也能体现传主形象,我们一起来

补充归纳吧!

典型事件: 

亮点二:典雅文字传递情感

(A)        古人喝茶,原与熬菜汤无异。人们把采下来的细小茶叶扔进锅里囫囵煮烂,再加入葱、姜、茱萸、薄荷、胡椒等,做成混混稠稠的“粥茶”。更有如唐德宗者,还要调以大枣、牛羊奶、酥油等膏腴厚味,但被陆羽嫌弃为“肤浅浮嚣之人的地沟水”。

(B)        他蜕下了尘世庸碌的蛹衣,如同轻盈舞于江湖的一翼蝶,耕耘着精神界里柳暗花明的另一番天地。

【共赏析】

②本文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使文章如清茶般回味幽长。请从以上划横线句子中任选一句赏析。

我选:句,

亮点三:写法分析引发思考

读完本文后,同学们对人物传记的写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请阅读小贴士,概括“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并结合上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小贴士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的作品。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在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传记不一定要像散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摹,记录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往往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

③【说理解】 

第二站:行走,在多彩的自然界(12分)
活动中,八年级各班准备开展科普类作品专题阅读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朝生暮死”说蜉蝣

初夏的黄昏时分,人们常常可以在河边看到一些外表精致,体态轻盈,身长大约3厘米的小虫,成群结队地在河面上自由自在地追逐、飞舞着,这些小虫就是蜉蝣。说到蜉蝣,人们似乎不大在意它的形象,反而对它那“朝生暮死”的生命历程更为关注。

文学史中的蜉蝣

《诗经》的《国风·曹风·蜉蝣》中有着这样的感叹:“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译成白话文就是:“蜉蝣翅膀薄又轻,衣裳华丽真鲜明,我的心里多忧愁,可怜何处是归程。蜉蝣展翅翩翩舞,华丽鲜明好衣服,我的心里多忧愁,可怜何处是归宿。蜉蝣穿洞向外飞,双翅洁白似麻衣,我的心里多忧愁,我的归宿在哪里?”读起来是多么令人感伤啊!

《淮南子·说林训》一书中更是直截了当地记述道:“蚕食而不饮,二十二日而化;蝉饮而不食,三十日而蜕;蜉蝣不食不饮,三日而死。”

由此看来,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蜉蝣那种近乎“朝生暮死”的极其短暂的生命。因此,古人在文学作品中也往往以它们为例来比拟、感叹生命的短暂,告诫人们务必珍惜时光。

蜉蝣的生活史

蜉蝣作为一种昆虫,体长仅3~27毫米,身形细长且非常柔软,头部灵活,复眼大,触角短且呈刚毛状。前翅发达,后翅甚小,腹部末端有一对很长的尾须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蜉蝣种类有2000多种,在我国仅有200多种。以小昆虫的种类数量来看,这并不算特别多。蜉蝣为原变态类的水生昆虫,属于蜉蝣目。从外貌上看,蜉蝣和蜻蜓有某些相似之处,但身形却明显小了许多。至于上文所提到的朝生暮死的生命历程,其实并不完全符合事实。

它们的幼虫早已在水中生活了1年左右,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在这一年中,它们通过蜕皮更换了20多次“外衣”后才渐渐地长大,其成长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个亚成虫的阶段。

当蜉蝣的幼虫生长发育到半成熟时,胸部背面就会长出发达的翅芽,然后,它们会沿着伸出水面的那些草茎或岸边的岩石爬出水面,这时,它们的足、尾须和体内的生殖器官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被称为亚成虫。

蜉蝣的亚成虫一般在夜间爬出水面,在水边的草丛或石块上停歇很短的时间后,便立即脱去亚成虫的“外衣”,蜕变成一只成熟的成虫——蜉蝣。

短暂生命的终结

蜉蝣成虫的寿命少则几个小时,多则1~2天,能超过10天的为数寥寥,因此这时的成虫马上就要开始交配。原来,幼虫一旦蜕变为成虫,就会和其他昆虫一样口器退化,即嘴巴失去了进食的功能。此时的蜉蝣处于不吃不喝的状态,只能靠先前积蓄于体内的能量来维持生命,生存时间极为短促。所以,便有了“朝生暮死”这种说法。

通过上文的介绍可知,只要有亚成虫待过的地方,往往就会留下一个个像死蜉蝣一样的空外壳,其实,真正的成虫早已在天亮时飞走了。这或许也是蜉蝣被人们误以为“朝生暮死”的另一个原因吧。

蜉蝣的白天不活动,隐藏在杂草丛中或者河边的树叶背后。它那近似三角形的透明发亮的翅膀,总是合拢着竖立在背上。只有傍晚时分,它们才成群结队地在水面上飞舞,进行交配产卵。有趣的是,夜晚水中的鱼儿常常会借机跃出水面,捕食那些靠近水面飞舞的蜉蝣。

雄性蜉蝣一旦完成交配,很快就会离开这个世界。而磁性蜉蝣产完卵,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后,也随即死在了水面上,完成了鱼儿和青蛙的饵料。

尽管蜉蝣最后的灿烂生命如此短暂,却仍然倾尽全部力气,陪伴着身旁挚爱的伴侣,一同飞舞在充满诗意的夜空中。它们自在地追随着大自然的节拍,在泛着涟漪的水面上翩翩起舞,从它们那细小的身躯中迸发出磅礴的热情,尽情地享受生命中最后一刻的美好时光。

(选自《科学24小时》,有删改)

第三站:行走,在先贤的哲思里(25分)
八年级正在开展以“先贤的哲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现邀请你参加,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

【甲】咏史诗·细柳营

(唐)胡曾

文帝銮舆劳北征,条侯此地整严兵。辕门不峻将军令,今日争知细柳营。

【乙】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丙】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 , 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即封)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 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 , 韩赵宾从 , 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 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 , 曰:“属之子矣。”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释】①浮:漂浮。这里指乘船。②固:险固。③实:充实。④乡:通“向”。

⑤宾从:跟随、追随。⑥良久:许久,很久。

第四站:征文专栏(5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