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山西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作者UID:8464700
日期: 2024-06-01
月考试卷
选择题
非选择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发生的“大萧条”是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首次经济危机。它以华尔街股市大崩溃为先导,随之出现大量银行倒闭,千百万人的积蓄付诸东流,数千人跳楼自杀。美国随之步入严重的经济衰退,生产出现严重过剩,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销毁过剩产品,86000家企业破产,失业率高达25豫。危机很快从美国扩展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并从金融危机转变成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危机与变革、前途与命运》

材料二: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

——《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世界近现代史》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