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山东省惠民县2020届初中历史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题

作者UID:7026178
日期: 2024-06-02
中考模拟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本卷共4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计民生。

材料一:①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③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出现了“文景之治”。

④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减省刑罚,使得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材料二:秦孝公锐意改革秦国落后的局面,任用商鞅变法。商鞅认为按照当时的土地赋税制度,秦国的实力尚不能满足与列国竞争的需要。为此,商鞅变法规定:废除秦国原来传统的土地制度,重新规划丈量土地,依照土地数量交纳赋税;官府奴隶可以凭借耕织的成绩恢复平民的身份,不从事农业生产而变穷的人则要被罚为官奴婢。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大通史·春秋战国卷》

材料三: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粮食作物麦、粟等传入南方。隋唐时期长江流域的户口数量有很大的增加,单位面积耕地所负载的人口大大增多,这就迫使农民实行复种制(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产生并发展。江南推广了曲辕犁,普遍采用插秧技术,缩短了水稻在大田中的生长期,双季稻在南方出现。

——摘编自阎万英等《中国农业发展史》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单位:亿吨)

——整理自陈海秋《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影响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纺织业、冶金业、采矿业等行业大量采用机器生产。……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材料二:

材料三:二战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政府把主要投资放在发展经济上等。……紧紧抓住科技革命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技术……教育经费在政府的预算中所占比重已超过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美国又从“特需”订货等方面给予经济扶植。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摘自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四: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制定了高科技发展规划。……经过不懈努力,在核技术、空间技术以及基因工程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2015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指出未来要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10个领域里取得突破性发展,其中5G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发展的重点。最近,在5G技术方面领跑世界的华为公司被美国列入贸易禁令“实体名单”,遭到打压,……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

从古至今,人类在探索的“路”上砥砺前行,“路”既踏在脚下承托现实,又伸向远方指导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形之路】

材料一: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摘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欧洲西南端的)两个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求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自《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或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正契合了国际社会当前的这一需求。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吹响了共同体意识的号角,通过重振交流渠道和加深国家交流,建立起经济和安全的共同体,它将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共同体建设。

——摘编自《从根本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无形之路】

材料四:大萧条不仅是无比强烈的,而且具有独特的世界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笼罩在空前绝望的情绪中,甚至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美国发生了失业工人、退伍军人的示威游行,德国接连发生大规模的工人罢工。

——摘自《历史必修二》

【成长之路】

材料五:一条路,落叶无际/走过你,走过我/悄悄地,我从过去,走到这里/我双肩驮着风雨,想知道我的目的/走过春天,走过我自己……

——摘自《一条路》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