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北京平谷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

作者UID:7026178
日期: 2024-06-14
期末考试
选择题
综合题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是古人智慧和能力的体现,推动着历史的前进。我们可以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看到石器手镐上留下的加工痕迹;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我们眼前可以浮现出古人翻地用力过猛折断了骨耜的耕作场景;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我们不仅能领略甲骨文的奥妙,还能看到制作精良的长青铜器铲,感叹其工艺的高超;在浙江湖州市博物馆我们可以想象到铁犁铧昔日的锋利和翻耕土壤的高效作用。

材料二:

材料三:《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梦粱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世,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材料四:康雍乾三朝,随着经济的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最后形成,封建社会的相对稳定,国内商品市场越来越扩大。城市拥有的商业行业和店铺数量日益增多,例如明代山东临清有店铺五六百家,清代拥有大小店铺达千余家。由于长途贩运的发展,长江沿岸出现了一批新的商业城市,如汉口等。全国还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商业中心城市,出现了当时所谓的“四大聚”,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的。它利用黄河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不同水系之间的水陆交通。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材料二: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的。外城包着内城,内城包着皇城,皇城包着宫城。宫城又叫紫禁城。皇帝居住的紫禁城是全城的中心。整个规划出自于《周礼》“王者必踞于中”,从外城南门永定门直至钟鼓楼,构成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沿轴线布置了牌坊、华表、桥梁等,辅以两边的殿堂,更加强了宫殿庄严气氛,显示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势。

——摘编自《中西建筑艺术比较》

材料三: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只能抄写皇帝旨意,而不能夹杂自己的意见)

材料四: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北方游牧部族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位于北京延庆区。1991年,八达岭长城作为中国长城的代表,接受了联合国颁发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证书”。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