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贵州省遵义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作者UID:7189882
日期: 2024-06-17
期末考试
选择题
句子默写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卡其布制服

林清玄

①过年的记忆,对一般人来说当然都是好的,可是当一个人无法过一个好年的时候过年往往比平常带来更深的寂寞与悲愁。

②那一年我十岁,当我听母亲说那一年不能给我们买新衣鞋,忍不住跑到院子里靠在墙砖上哭了出声。在那个年代,小孩子几乎是没有机会穿新衣的,我们所有的衣服鞋子都是捡哥哥留下的,唯一的例外是过年,只有过年时可以买新衣服。

③其实新衣服也不见得是漂亮的衣服,只是买一件当时最流行的卡其布制服罢了。但即使这样,有新衣服穿是可以让人兴奋好久的,我到现在都可以记得当时穿新衣服那种颤抖的心情,而新衣服特有的棉香气息,到现在还依稀留存。

④那一次我哭得非常伤心,后来母亲跑来安慰我,说明为什么不能给我们买新衣的原因。因为那一年年景不好,收成抵不上开支使我们连杂货店里日常用品的欠债都无法结清,当然不能买新衣了。

⑤那一年,我们连年夜饭都没吃,因为成年的男人都跑到外面去躲债了。一下子是杂货店、一下子是米行、一下子是酱油店跑来收帐,简直一点解决的办法也没有,那些人都是殷实的小商人,我们家也是勤俭的农户,但因为年景不好,却在除夕那天相对无言。

⑥当时在乡下,由于家家户户都熟识大部分的商店都可以赊欠的,每半年才结算一次,因此过年前几天,大家都忙着收帐,我们家人口众多,每一笔算起来都是不小的数目,尤其在没有钱的时候,听来心惊。

⑦有一个杂货店的老板说:“我也知道你们今年收成不好,可是欠债也不能不催,我不催你们,又怎么去催别人呢?”

⑧除夕夜,大人到半夜才回家来,他们已经到山上去躲了几天了,每个人都是满脸风霜,沉默不言,气氛非常僵硬。

⑨第二天,爸爸还带着我们几个比较小的孩子到债主家拜年,每一个人都和和气气的,仿佛没有欠债的那一回事,临走时,他们总是说“过完年关再来交吧!”对于中国人的人情礼义,我是那一年才有一些懂了,在农村社会,信用与人情都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不能尽到人情,但由于过去的信用,使人情也并未被破坏。

⑩那一年过年,爸爸在大年初一早上到寺庙去行香,然后去向亲友拜年,下午他就换了衣服和我到田里去,看看稻子生长的情形。走累了,爸爸坐下来把我抱在他的膝上,我便闭起眼睛,专注地祈求上天保佑我们那一片青翠的田地。许完愿,爸爸和我都流出了眼泪。我第一次感觉到人与天地有着浓厚的关系,并且在许愿时,我感觉到愿望仿佛可以达成。

⑪开春以后,家人都很努力工作,很快就把积欠的债务,在春天第一次收成里还清。

⑫我在那年初次认识到年景的无常,人有时甚至不能安稳地过一个年,而我也认识到,只要在坏的情况下,还维持人情与信用,并且不失去伟大的愿望,那么再坏的年景也不可怕。

阅读

字看久了,会不认识

①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字原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频繁,却会在长时间观察下逐渐变得陌生。不仅是盯久了,一个字写久了也会出现相同的感觉。

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语义饱和”。简单理解就是盯着一个文字盯久了,我们的大脑便只关注它的字形,而忽视了它的语义,产生短暂的陌生感。通常,这个过程只会持续几十秒。你闭上眼睛或者转头看看其他事物,再回过头来看,这种感觉就消失了。

③那么,这个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加拿大学者莱昂·詹姆斯创造了“语义饱和”这个概念,他认为这是我们的大脑产生的反应性抑制。

④看到一个字时,我们的大脑会经历两个步骤。

⑤首先让我们搞懂大脑在“认字”过程中,到底经历了什么。

⑥眼睛先输入了字形的图案信息,然后传送给大脑,大脑接受了这个图案信息后,开始运转,在它的知识仓库里寻找和这个字形相关联的意义然后把它们联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负责接收和处理信息的是大脑中的神经元——在识别文字时,字的笔画结构等视觉信息会刺激神经元。被刺激后,神经元向神经中枢发送信号。神经中枢在数据库中进行比对,找到正确的语义后,我们也就理解了这个字的含义。

⑦如果你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情况就会发生改变。眼睛不断接收这个字的字形,同一个区域的神经元被反复刺激,神经元反复发送信号给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反复读取记忆库中的数据……间内多次反复神经元会感到疲倦,然后选择偷懒直至罢工—不发送信号给神经中枢了。因此这时,我们看到这个字就只剩下它的形状而短暂不理解它的意思了。

⑧莱昂·詹姆斯表示,大部分字都可以让我们体验“语义饱和”。也有例外,举个例子,陕西传统风味面食名吃biángbiáng面的那个biáng字(如图):

⑨不论我们盯多久它也很难在我们的脑海里分崩离析。因为它的字形结构太复杂了,且乍一看很是陌生,会让我们的大脑进行数据比对时更加专注,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偷懒。

⑩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产生语义饱和感觉的字都是一些字形简单的常见字。我们观察这些字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忽视这是一个汉字,而去关注它的笔画与图形,然后“脑补”成其他符号。

⑪比如,请你盯着“韭”这个字多看一会儿。很快你就会忘了这是一个字,而觉得它像仙人掌或者两座高楼;“义”字,看久了像一个高举双臂的小人……一些结构稍微复杂点儿的字,会在长久注视下开始分裂由一个熟知的字变成两个字。比如“的”字,你盯久了以后,就只能分出“白”与“勺”了。

⑫在视觉上除了看字,看其他事物也会出现类似的感觉,也是相同的道理。其他感官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都属于神经活动中出现的偷懒现象。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新冠肺炎疫苗接种

材料一:

盼望着,盼望着,新冠肺炎疫苗来了,世界复苏的脚步近了。

2020年12月19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总结前期使用阶段的经验基础上我国将逐步开展向全民免费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工作。

材料二:

材料三:

随着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的好消息的到来,相关谣言也随之而起,出没于微信朋友圈。

有一条消息在网上疯传:只要打了疫苗就不会被感染,就不用做核酸检测了。对此,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明确表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证明不能替代核酸检测报告,相关人员还需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原因在于,处于疾病潜伏期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即使接种疫苗,仍可能因已被感染而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还有接种疫苗后,个别人因免疫失败而未获得有效保护,这些人混入带有新冠病毒的人群后,可能因感染新冠病毒而被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此外,如果在此期间接种者感染新冠病毒,可能被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根据前期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试验研究数据,接种第二剂次灭活疫苗大约2周后,接种者才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所以接种疫苗并不意味着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为零,核酸检测该做还得做。

另一则消息是:mRNA新冠疫苗可以通过逆转录,将病毒的基因插入人体染色体,接种者将因此变成转基因人。张洪涛副教授指出,mRNA疫苗的纳米微粒载体,只是将病毒的基因片段送入细胞质根本不进入细胞核连细胞核都不能进入,怎么会有机会被整合到人的基因组里呢?

材料四:

3月29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介绍了目前可以接种的5种新冠疫苗,及其使用的3个不同技术路线。《指南》还明确了5种不能接种新冠疫苗的情况,主要包括过敏者、曾经有疫苗严重过敏反应的人、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的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孕妇。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解释,接种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蔓延最有效的措施接种后,身体会产生抗体,有的疫苗也会产生细胞免疫,有的还会产生相应的免疫记忆。有了这些抗体细胞免疫、免疫记忆,一旦病毒侵入时就有了免疫力,有预防感染、预防发病、预防重症、预防死亡的作用。

对比阅读
诗歌鉴赏
综合性学习
作文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