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作者UID:7189882
日期: 2024-06-01
期末考试
语文知识积累(共20分)
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共10分)
综合性学习

姗姗发现生活处处有语文,最近网站上有关《云南守艺人》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所以姗姗决定邀请晓希一起组织一次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的活动。

材料一: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于2021年11月5日至11月10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云南也将会绽放自有的非遗魅力。届时,云南展区将全天候进行非遗互动性活动、非遗活态展示。云南非遗展区将带来一系列国家级及省级最具代表性、独有的非遗项目展示和互动体验活动,其中包括云南围棋子(永子)制作技艺、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彝族刺绣、陶器烧制技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纳西族东巴画、茶俗(白族三道茶)、黑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迪庆藏香制作技艺、彝族剪纸等12个项目。

材料二:匠人之手,娴于一技。专注,就是匠人精神。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世事如何变迁,他们始终坚持着传统,坚持着手工。2019年伊始,昆明信息港推出了《云南守艺人》视频专栏,用图文和视频的形式记录了十位在各行各业坚守初心,埋头钻研的手艺人。2021年,《云南守艺人》第二季又来了!

材料三:《云南守艺人》第二季更新的三期节目

守艺期数

节目名称

非遗人物简介

第一期

《让残缺重生为艺术的实践者》

景辉,锔瓷非物质手艺传承人,10岁起跟随父亲学习锔瓷手艺至今已30载,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第二期

《器物的好坏与创作者心性息息相关》

池慧广,从事锡器的制作已有八年之久,他有个雅号叫“一修”,大概有“心无旁骛、潜心创作”的意思,所谓“一修者,修一也”。

第三期

《用面塑讲述云南故事》

刘丽春,从小就深受当地民族文化的熏陶,常用业余时间画画、做手工。2007年退休后学习面塑技艺,开始创作有民族特色的面塑作品。

(整合自昆明信息港)

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昆明“扶荔宫”带你穿越植物王国

张勇

①春光如海,盛世如花,西汉元鼎六年,武帝破南越起扶荔宫,宫以荔枝得名,以植所得奇草异木。时光飞逝,千年之后,汉代“扶荔宫”也穿越而来。“扶荔宫”是世界上较早有文字记载的温室之一, 汉武帝时期曾建于上林苑中,用于栽种南方佳果和奇花异木。1986年昆明植物园在建设温室群时,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就借用此典故给新建的整个温室群命名,故大家方可在此一睹当代“扶荔宫”风采。

②自汉代至今,“扶荔宫”自古便是奇花异卉的聚集地,珍稀奇异植物都放入宫内栽植。昆明植物园的扶荔宫也不例外,所养护的植物也不寻常。走进云南昆明北郊的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扶荔宫”,便置身于神奇的植物世界,穿越于热带雨林、沙漠植物、深谷幽兰之间,这里有“见血封喉”的毒木之王,有触目惊心的绞杀树,有能吞噬老鼠的猪笼草……令人称奇不已,流连忘返。另外,以“扶荔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园形成错落有致、功能完备的温室群。

③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大会)期间,“扶荔宫”成为cop15大会室外主题展区。

④主体温室是扶荔宫中最雄伟壮丽的温室,占地面积4200平方,由热带水生区、热带水果区、热带雨林区、热带荒漠区组成,独特的螺旋结构表达了生命构成的核心。整个温室曲径通幽,有奇妙的热带水果和水生植物,如神秘果、太空香蕉、王莲、露兜树等;有奇特的热带雨林特色景观,如独木成林、绞杀、板根、老茎生花、空中花园、淌水叶尖等;有奇异的热带荒漠植物,如生长于干热河谷、澳洲内陆、非洲萨瓦纳和美洲荒漠的植物。整个展览温室由低到高、盘旋式上升到最高处的29.9米。

⑤食虫植物馆是扶荔宫中最奇特的温室,食虫植物是具有捕食小动物能力的植物统称。该馆集植物、科学、艺术、文化为一体,保育展示食虫植物达680个分类单元,其中原生种有378种。有猪笼草、茅膏菜、捕虫树等,为全国植物园之冠。

⑥兰花馆是最清新淡雅的温室,兰花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较高的药用、观赏和研究价值。该馆以塑石、溪流、廊道等园艺元素,还原兰花的自然生长环境和生态群落模式。馆内收藏有地生和附生兰科植物接近600余种,其中附生的石斛属植物400余种;还收集保育暖地杓兰、针叶石斛等珍稀兰科植物。

⑦隐花植物馆是扶荔宫中最低调的温室,由蕨类植物馆和苔藓地衣馆组成,以岩石、古木、小桥、溪流等手法,模拟隐花植物原始古老的生态环境。蕨类植物馆内保育鹿角蕨等130余种蕨类植物;苔藓地衣馆内收集泥炭藓等60余种苔藓植物。

⑧草木百兼馆是扶荔宫中最有纪念意义的科普馆,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字“百兼”,本馆取名“草木百兼”是为纪念吴征镒先生并体现植物的多样性之意。此栋建筑是研究所内重要的科普场馆,包含了种子博物馆、科普体验区、科学教室等。

⑨这是一所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与公众认知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来魅力春城,让“扶荔宫”带你穿越植物王国!

(2021年11月《光明日报》有改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笔与纸的温情

陈晓安

①春日的一个午后,学生们正专注地写着毛笔字,教室里非常安静,我在一旁看着。突然,一位学生停下笔来说,她听见笔毫摩擦纸张的“沙沙”声。女孩的话,让我想起我的父亲。

②童年记忆里,每年春节临近,父亲都会手写春联。儿时的我猜想,写字一定是件好玩的事,而后我跟随父亲在门两侧贴上一张张手写成果。小时盼望的春节里,少不了父亲写春联这件事,也让我对写字萌生了最初的向往。

③父亲是个泥水匠,他曾提到读小学时,家境贫穷的他没钱买书法工具,就剪猪毛捆作笔,拾水泥袋画格写字的经历,在他的言辞间,我感受到他对写字的那份崇敬。他读到三年级就辍学谋生,在那个动荡艰辛的年代,写毛笔字显得多么奢侈。

④我入读小学时,身高是班级最矮的那个,被同学取笑为“矮冬瓜”。父亲常跟我讲,矮没关系,但人一定要有一技之长。看着在工地劳累一天的父亲,收工回家后,还会在灯下写毛笔字,激起我对书法的好奇。有一年暑假,父亲搜罗了一堆旧报纸,把我叫到书桌前,说要教我写毛笔。从那一天起,他帮我折纸倒墨,默默站在我身后,看着我一笔一画地写横竖撇捺。虽然写字有些枯燥,有了父亲的鼓励,竟也写出几分成就感。特别在夜深人静时,听着毛笔在纸张上摩擦过的声音,看着地上一大沓的成果,心中涌动着一股股暖流,掀起巨浪,波澜起伏。

⑤记忆中的童年,家境非常贫穷,因为家里有四个小孩要养,全靠父亲一人打工维持家用。但只要是我需要的书法用具,父亲都舍得花钱。有一次,他难得搭车去县城一趟,特地买回一沓昂贵的白色宣纸让我创作,这在乡下文具店里是买不到的。那天的我无比兴奋,仿佛是过节一般隆重,在写字桌上,我摊开洁净如雪的宣纸,在纸上恭敬专注地写下人生第一副对联作品。父亲对我在宣纸上呈现的作品很满意,他把这副对联贴在客厅最显眼处,在喝早茶时,跟工友们夸奖我写的字,接下来好几个月,只要我有作品出炉,他都会帮我换上新作。

⑥随着我的报纸写了一沓又一沓,父亲默默陪伴我的无数个夜晚,我在书法上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从三年级开始,因为我会写毛笔字,年年被选为负责出黑板报的宣传委员。读初一时,我的毛笔作品被贴在学校书画展示栏上,在下课的操场上,我远看父亲点了一根烟,久久站在展示栏前看我的字,那是他写给我临的,内容是《寻隐者不遇》。我依稀记得那一天,父亲得知我获得全县中学生现场书法比赛三等奖,那是我记忆中父亲最开心的一天,就着桌上的花生和咸鱼干,他欢喜地多喝了几杯地瓜酒……

⑦我十五岁那年,父亲因病过世,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留给我的爱与鼓励的力量,陪伴我热爱书法至今,从未消失。时至今日,我最享受的时刻,依然是在深夜一个人的书房,听笔毫“沙沙沙”地摩擦纸张,仿佛时光并未走远,父亲依然站在我身后,深切注视着儿子的笔,在纸上自信地走出一撇一捺,父亲的脸上,正露出期许的微笑。

(2021年05月《百度文库》有删改)

作文(4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