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四川省南充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题(一)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06-01
月考试卷
现代文阅读(共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望中国40多年来的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中国的成功就是长期增长的成功。这里说的长期增长,或者说经济增长,指的是人均收入的增长。人均收入增长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人均收入增长就是单位时间内的产出增加,指的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那么,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是什么?源泉是什么?根本性的也是直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技术进步,这个毋庸赘言;二是分工、专业化和交换。甲和乙各自生产具有自身优势的产品并进行交换,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虽然两者都没有实现技术上的进步,但由于他们都生产具有自身优势的产品并进行交换,这就提高了整体产出水平。当然,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条件,即交换。例如,甲只种棉花,种植棉花是甲的优势,乙只种粮食,这是乙的优势,他们实现了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但是如果没有进行交换,就会出现问题,如甲没有粮食,而乙没有衣服。因此,交换十分重要,而交换涉及一系列规则和制度保障。

那么,分工、专业化和交换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谈到,“这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市场规模越大,参与分工和专业化的生产要素就越多,分工也就越细,大家就越可以通过各自优势(比较优势或绝对优势)进行交换,并取得更大收益”。后人把亚当·斯密这套理论称为“斯密定理”,即经济增长取决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规模大了,贸易创造的收益就增长了。

中国的开放实践印证了长期增长理论是正确的。中国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与中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和不断深化规则对接密不可分的。中国实施的大力吸引外资、建立经济特区、重视出口、推动企业走出去等政策举措,扩大了市场规模。中国在国际分工基础上通过交换使得来自贸易的收益越来越大,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伴有技术进步。

长期增长理论已经被认为是一种西方理论。但这一理论的思想实际上与2000多年前中国古人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的开放实践包含着中国人自己的传统智慧。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在200多年前写的,而早在2000多年前,司马迁就在《史记》里写下了《货殖列传》。“货殖”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增长。在《货殖列传》中,司马迁专门谈到了怎样实现货殖,即“以所多易所鲜”,用我多的东西换我少的东西。与司马迁几乎同时代的刘安编写的《淮南子》一书中,也谈到了如何实现自然货殖,“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也就是用我有的换我没有的,用我擅长生产的换我不擅长生产的。由此可见,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基本思想和逻辑架构,我们的先人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表述过了。“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多易所鲜”“以所工易所拙”,在相当程度上概括了今天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容。我把中国这套理论称为“淮南子·司马迁定理”。

亚当·斯密讲的主要是“以所工易所拙”,但还没有详谈“以所多易所鲜”。后来,瑞典的伊·菲·赫克歇尔和贝蒂·俄林做了补充。他们强调了自然禀赋,就是多少和有无的问题。长期增长理论的两大逻辑基点之一,即分工与贸易收益,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那里找到明显的对应,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东西方认知同构的一面和圣贤智慧不断理论化的事实。

(摘编自张宇燕《“淮南子·司马迁定理”与中国对外开放的逻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阳光日复一日在我们心头刻下年轮。回望2021,留在我们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是什么?

云南一位女士在看完电影《长津湖》后,自己回家做了冻土豆,啃了几口泪流满面。有网友感言:“走出影院,看到灯火辉煌、高楼林立,才发现山河无恙、国富民强是《长津湖》最好的彩蛋。”

你用牺牲成就我的今天,你的志愿变成我的信仰。

我们感恩,今天的每一分幸福,都是昨天的坚守。

袁隆平一生扎根稻田,他曾说“从‘90后’一直搞到‘百零后’”。有人在医院外放上三束水稻悼念袁隆平,并附上悼言“以后风吹麦浪,应是您灵魂的回响”。网友纷纷留言:“先生之风,山高稻长。”

我们铭记,有些人素未谋面,但深受其恩。

7月21日,驰援郑州抢险救灾的一队解放军战士,冲进郑州市儿童福利院,抱起娃娃们就往安全的地方转移。战士们脚步匆匆,小心翼翼,臂弯里的娃娃睡得安稳。“最可爱的人抱着最爱的人”,这个温馨的画面迅速火遍全网。人们纷纷点赞——娃儿,你这是睡在祖国热烘烘的胸膛上啊!

1935年,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了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其言谆谆,其意切切。

走过2021,每个在这不平凡的365天里真心拼过的中国人,都会找到答案——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之行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红船身后的航迹是再正确不过的方向。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当天安门广场上的青春誓言响彻神州,“感谢您在千辛万苦中杀出一条血路!”当合肥延乔路路牌下堆满鲜花,“后浪”奔涌的时代潮音足以告慰百年前的“同龄人”——家国情、民族魂已深深镌入青年心,祖国守护的青春,就是守护祖国的长城。

(摘编自微博作者橙子辅导《奋进是最美的挥别》)

材料二:

2022年,我们必须看到,内外形势影响运行态势。我们既要正视困难,也要坚定信心。赓续过往,展望前路,只有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抓住机遇、把握主动,才能继续凯歌远航、一往无前。

这就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2021年,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展望明年,在复杂多变环境中做好各项工作,注定不会容易。做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将是基本基调。无论是稳健有效的宏观政策,还是能够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微观政策;无论是有助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结构政策,还是着力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的社会政策,都对各级各地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意味着,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必须有系统思维、科学谋划,也要有专业能力、民生关切,以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开创新的不凡业绩。

这就应该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保持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2021年,民法典开始实施,全方位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第四届进博会上,品质高、科技含量高的全球好物,瞄准群众消费需求;“双减”政策落地,推动教育观念、教育体系、育人方式、教育评价、家校社协同等多方面变革;医保谈判再现“灵魂砍价”,为老百姓尽可能提供性价比最优药品,努力满足群众用药需求……消费,就业,医疗,教育,生态等民生关切,都在持续改善,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其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更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关键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踏上新征程,要更加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特点,坚持正确政绩观,以高质量发展换来群众的幸福安康。

这就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研究部署了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百年征程表明,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应对好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走好前行路,必须打铁自身硬,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才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摘编自微博作者橙子辅导《2022扬帆远航奋进新征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说 荷

赵文英

①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往日蓄得一池清冽冽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②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③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着的荷。

④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⑤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绵绵,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纤纤玉指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似一朵朵初绽的音符,挟着荷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⑥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⑦在风雨冰雪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而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⑧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做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物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灵魂光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纷亭亭玉立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⑨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⑩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作文(60)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