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作者UID:7026178
日期: 2024-06-13
期末考试
选择题,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
透视西汉盛世。

材料一:

汉初的统治政策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初,“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时曾一度免除租税。景帝时又“令田半租”。汉初统治者重视农业。文帝曾亲耕藉田,以示重农。凡从事农业生产有成绩者,免除其徭役。汉初曾连续几次赦免罪人。文帝时又废肉刑;景帝时又减笞五百为三百,笞三百为二百,笞二百为一百。

——摘编自《中国通史》

西汉初期、中期的社会状况

材料二:汉武帝即位后,面临着诸多新问题,以下历史人物为汉武帝解决难题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这些难题的解决,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历史人物

主张或功绩

主要作用

主父偃

削弱了诸侯王的力量,中央对地方的

控制大大加强

董仲舒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桑弘羊

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

各往往县置均输盐铁官

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为汉武帝许多

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卫青、

霍去病

最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斩捕首虏五万余级……最骠骑将军去病,凡

六出击匈奴,斩捕首虏十万余级

以郎应募,使月氏……去十三岁,唯

二人得还……出使乌孙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和友

好往来

——《汉书》《史记》

材料三:西汉的盛世,从文景之治开端,武帝即位后,调整了文景时期的政策,把西汉的盛世推向高峰。武帝晚期虽颇多失误,但国家元气未伤。在武帝之后,经过昭帝和宣帝的政策调整,保持了盛世的延续……西汉盛世前后持续了一百三十多年。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材料一:

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春秋时代,华夏诸大国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与四夷斗争,护卫和扩大了华夏文明,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则开疆拓土,力图争霸中原,但还是被各中原诸侯国视为夷狄。而在战国时期,秦、楚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基础上,“大一统”理论指导下的七国争雄以秦统一中国告终,中国形成为全国性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三: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出现一批割据政权,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它们都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破,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鲜卑拓跋部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481-487年,北魏发生农民起义29次。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迁都之后,孝文帝继续改革。此时改革的重点是“移风易俗”,改变鲜卑族内迁贵族和官僚原有的生活习俗,促进学习、接受汉文化。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