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4.1《望海潮》同步练习

作者UID:23249923
日期: 2024-05-01
同步测试
名句名篇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端倪,盛唐之后开始全面形成。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中,甚至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但他当时的意思,只是诗境三境中的一境: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共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段话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分析了意境创造的三个层次。认为要写好“物境”,必须心身入境对泉石云峰那种“极丽绝秀”的神韵有了透彻了解之后,才能逼真地表现出来;描写“情境”需要作者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生的娱乐愁怒,有了这种情怀,才能驰骋想象,把握情感,深刻地把它表现出来;对于“境”,作家必须发自肺腑,得自心源,这样的意境才能真切感人。他还探讨了意景的关系提出“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始好”。这些都是前无古人的深刻见解。王昌龄之后,诗僧皎然又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全面发展了意境论。中唐以后。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晚唐司空图对此加以生发,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至此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确立。总的来说,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写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所谓“境”。

此后,意境论逐渐成了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历代都有学者文人对它作补充、发挥,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可是,由于意境概念历经了千余年的沿革变化,更由于南宋以后意境与境界概念的混用,其内容更为丰富复杂。有人统计它几乎有四大类十种以上的涵义和界说,意境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综合性概念:理论发展的教训告诉我们,当一个概念被引申得无所不包时,也就失去了理论意义。所以,我们主张以意境创立时的基本意义为准,来界定意境概念的内涵,让意境作为一个表意单纯的概念进入现代文艺学,而把此外的诸多含意,让给更为宽泛的概念“境界”去承担,从而区分“意境”与“境界”的不同。

(摘编自《文学理论教程:意境的形成与界定》)

材料二: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由于它直接关系着意境的生成,所以古人在这方面研究得十分深透。南宋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说:“情景相融而莫分也。”清人王夫之论述得更为精要。他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又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他们揭示了情景交融的两种主要表现方式。如果把居于二者之中的也算作一类,那么,我们就有了三种情景交融的不同类型:

第一是景中藏情式。在这一类意境创造中,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字面上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对友人的态度。但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第二是情中见景式。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有时不用写景,但景却历历如现。李白的《月下独酌》《行路难》,陆游的《示儿》等名篇,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了意境。

第三种是情景并茂式。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型,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程度。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欢畅明快,一气流贯:先是诗人为收复蓟北的消息激动得老泪纵横,接着见老妻都消失了愁容,才觉自己激动过分而失态了。于是漫卷诗书欢喜若狂,实际上又失态了。但诗人于狂欢之中放歌纵酒,手舞足蹈,畅想回家的路线,浑然不知自己已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诗中处处情态毕现,情景并茂,自然天成。

(摘编自《文学意境的特征之情景交融》)

语言文字运用
古代诗歌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高宗建炎元年五月甲午,召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六月己未朔,李纲至行在,奏曰:“金人不道,陛下总帅于外,为天下臣民所推戴,还二帝,抚万邦,责在陛下与宰相。”甲子, 以李纲兼御营使。纲入对,言曰:“今国势不逮靖康间远甚至于所当急而先者则在于料理河北、河东。料理稍就然后中原可保, 而东南可安。”帝善其言,问谁可任者,纲荐张所、傅亮。时帝手诏择日巡幸东南, 纲言:“车驾巡幸之所,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建康为下。当示不忘故都,以系天下之心。”帝乃谕两京以还都之意。已而帝意复变,纲曰:“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盖天下精兵健马皆在西北。若委中原,金人将乘间以扰,陛下虽欲还阙,不可得矣!奈何诏墨未干,遽失大信?”帝然之。而汪伯彦、黄潜善阴主扬州之议。乙亥,召河东经制副使傅亮还行在。纲言:“圣意必欲罢亮,乞付黄潜善施行,臣得乞身归田里。”或曰:“公决于进退,于义得矣,如谗者何?”纲曰:“吾知尽事君之道,不可则全进退之节,祸患非所恤也。”会侍御史张浚劾纲以私意杀宋齐愈,且论其招军买马之非,潜善、伯彦等复力排纲,请帝去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凡在相位七十七日。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卷六十《李纲辅政》)

材料二:

以李纲之贤,使得毕力殚虑于靖康、建炎间,莫或挠之,二帝何至于北行,而宋岂至为南渡之偏安哉?夫用君子则安,用小人则危,不易之理也。然纲居相位仅七十余日,其谋数不用,独于黄潜善、汪伯彦、秦桧之言,信而任之,恒若不及,何高宗之见与人殊哉?纲虽见斥,忠诚不少贬,不以用舍为语默,若赤子之慕其母,怒呵犹噭噭焉挽其裳裾而从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五十九)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