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作者UID:13090856
日期: 2024-04-29
期末考试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在第60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特聘教授黄建平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的专访,就“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经验等问题分享了他的观点和思考。

中国教育在线:由您领衔的兰州大学大气科学教师团队,入选了“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教师团队创建示范名单”,您认为团队最核心的精神是什么?

黄建平:我觉得最核心的精神就是坚守和奋斗。在西北化地域劣势为优势,在艰苦的环境中培养学生。锤炼自己的品格意志,为了科学的发展勇攀高峰,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所以,我既是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践行者,也是受益者,在我们的团队中,所有人同心协力,艰苦奋斗,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团队。

中国教育在线:“到西部去”也是国家一直以来的一个号召,您觉得如何才能增强西部或者是西部高校对人才的吸引力?

黄建平:我是2004年回国以后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的。对于一个基层学院来说,人才短缺是最大的困难。当时我们面临的就是人才短缺、经费不足的情况,条件也很艰苦。我认为,想要留住人才,就是要建设一支黄大年式的团队。

在我们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凝聚力是逐渐形成的。随着项目的推进,慢慢地大家对于所从事的工作、所研究的课题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老师和同学之间相互支持,在团队的成长过程中,大家也渐渐爱上了这块土地。大家加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了我们热爱的西北边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团队也成长起来了,人才也都留了下来。

……

中国教育在线:团队的出色靠人才,那么你觉得,____?

黄建平:应对时代变局,响应国家需求,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有奉献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认为,要培养出一个有奉献精神、可堪大用的人才,大概需要10年的时间,差不多也就是从本科到博士的时间。

首先,在本科阶段就是要重视关于道德品格的教育。比如前一段时间,我请来了《山海情》的原型、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教授和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院士讲述他们的故事。我就是要用这些鲜活的例子告诉他们,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至诚报国。

但这还不够,我们要加思政建设融入到科学研究之中,融入到教学当中。因为国际形势影响方方面面,我们要时刻提醒学生,要爱自己的国家,要爱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要让孩子们心里装着这个国家,而不是只装着自己。要让他们知道,作为学生,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成为栋梁之材,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到研究生阶段,我们再带着孩子们去进行各种各样的野外观测和科考实践,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他们的品格和意志。这样,大概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我认为可以培养出来一个真正拥有家国情怀、可堪大用的人才。

中国教育在线:10年,确实是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您在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上,真的是花费了很多的心血。

黄建平:实际上就像我刚才说的,我既是践行者,也是受益者,我自己也在团队的建设过程中获得了成长。同时,我的第一批学生也成长起来了,他们都是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再到现在成为青年教师,把这种精神又传承给他的学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使得学生们都能够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摘编自2023年11月4日中国教育在线《黄建平院士: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材料二:

科学研究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更多的是心有大我、百折不挠。

2004年以前,兰州大学大气学科,虽有深厚的学术积累,但师资力量薄弱、科研基础弱、科研经费严重短缺,甚至面临着一级学科博士点被“摘帽”的挑战。

黄建平作为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首任院长,并未退缩,他凭借从事大气科学研究多年的经验,以科学家独到而敏锐的眼光,看到了这里独特的科研优势。他认为,甘肃毗邻青藏高原,地处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典型位置,是研究气候变化的天然试验场。如果在这里开展最为基础的气候与环境监测,应该能做出一些原创性的成果。

为了改善科研条件、发展壮大学科,黄建平决定从建设观测站的基础工作入手。“想要获得一流的研究成果,就必须从观测入手,拿到第一手的观测数据。不然只能使用国际通用的模型与一些发达国家的观测数据进行研究,但这些并不一定都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研究结果自然很难有所创新发展。”

经多方考察选址,黄建平决定将观测站建立在榆中校区的萃英山顶上。那时榆中校区刚刚建成不久,通往萃英山的公路尚未修好,新购置的观测仪器只能由黄建平团队的同学们用人力车沿小路一步步拖拽上去。大气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闭建荣是2002级学生,他的本硕博都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完成,他对当时的艰苦记忆犹新,“寒冷的冬天,平房里没有暖气,靠煤炉取暖。但不管多苦多难,黄老师都和我们同吃同住在山上。”闭建荣回忆道。

正是在这样不懈的努力下,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的“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终于在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被批准加入国际能量和水分循环观测计划,这在当时是全国高校建设的第一个国际气候观测站。

(摘编自2021年11月27日兰州大学新闻网《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心有大我百折不挠》)

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到灯塔去

沈念

去永兴岛,四面环海,心情有着一种隐秘的激荡。我不知道,坐在我面前的老冯,这位在岛上生活时间最长的渔民,是否有过相似的心情,这种激荡是否像海面上波浪的涌动,风起时,会发出呼啦啦的声响。

没事的时候,老冯喜欢坐在灯塔下看海,出海的时候,他眺望的坐标也是灯塔。岛上的两座灯塔坐落在人字形的防波堤两侧。塔顶发出的光的颜色,似乎会随着时间、天光而变幻,有时是黄色、绿色,有时是红色、蓝色。深夜,从远处飞来的海鸟和船上的人都能看到光,茫茫大海中的光,会让人心中生出温暖与兴奋,会让夜空变得明亮而辽阔。

1990年,老冯第一次上岛。这座由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在礁平台上而形成的珊瑚岛,四周高,中间低,岛上丛林深密,最多的是椰树。那时防波堤尚未修建,东边的高地上有一座简易灯塔,船随意地停在岸边。二十年前,用于保证有足够水深和平稳水面泊船的防波堤建好了,新灯塔发出光的瞬间,老冯觉得大海和岛屿也随之变亮了。

在岛上的日子,我会在傍晚去海边散步,或者环岛夜跑,然后坐在防波堤上看海。暮色渐渐笼罩时,还能看到白云烙在蓝天之上,团团絮絮,像漂移的海岛倒映在空中。直到天全黑了,远处海面浑然一片,灯塔的光映在深邃的海面上,是绿色的。风卷着海浪,拍打着海岸。有一段时日,老冯也经常这样坐在灯塔下,想到流水般的时光。

老冯上岛时刚二十出头,他是听从母亲的安排来此安家的。那个年代,家里孩子多,经济条件差,母亲冲着上岛工作补贴多,后来看到有移民优惠政策,就把儿子的户籍也迁过来了。老冯初到岛上时,住的是临时搭建的石棉瓦板屋,喝的是屋顶上接的雨水。想起这段物资匮乏的岁月,老冯倒是很达观——海里岸上,那个年代哪有不难的,捱一捱,就过去了。在许多人心中,最难的是岛上的孤独,面对大海时的孤独——此时,老冯会选择到灯塔去,被光辉映,心中的孤独便随风而散,随波流逝。

2005年,老冯拿出积攒的两万多元买了一艘玻璃钢渔船。有了船,他可以去很远的地方。有一次出海,时间晚了,碰上天气突变,同行的几条船像一片片落叶,被风和海浪推搡着摇摆,若不是灯塔在雨幕中发出的光的指引,后果不敢想象。有过那次经历后,他与海的感情似乎更深厚了。人生潮起潮落,命途颠簸,也会有着各种遗憾与无奈,但灯塔不灭,黑夜总有被照亮的时刻。

就像一粒种子,老冯在岛上扎根了,然后开花、结果,再也没动过离开的念头。他说,想想连他自己都难以相信,上岛三十多年了——他真正习惯了岛上的生活。他笑着说,眼睛眨一眨,就过了半生。

老冯给我讲以前出海的故事。年轻的时候,条件简陋,生存的一切都得靠自己。生活的智慧也是在艰难中迸发、积累的。他们根据涨潮时间,提前把一些残破的瓦罐扔到浅海,里面放些饵料,待到退潮,就去捡海获。瓦罐里会趴满肥肥的海鳝,还有永远也捡不完的螺、蚌、蛤。面对大海,只要想办法,肯干活,就不会空手而归。

十多年前,原来的渔村更名并成立社区,38户159人,老冯当过两届社区书记。他这个“家长”肩上的担子很重。有渔民出海未按时返岛,他就去灯塔下等,守着灯塔的光,等着渔民归来。有一次遭逢强台风,暴雨肆虐,岛上四处积水。他发布了预警,还放不下心,守着广播室,声嘶力竭地喊着“安全第一,赶紧转移”。风雨一停,他又逐一联系,确认每个人是安全的。

沿环岛主路直行,能看到两排掩映在林中的水泥砖屋。每一栋的外观并无太大差异,这是政府投建的安置房,在岛上落户的渔民,可以享受零租金的居住权。老冯退休后在二楼的阳台上养了十多箱蜜蜂,酿出来的是“百花蜜”。蜂蜜总是很快售罄,都是老主顾,很多岛外人喜欢。而今,生活变了,在他内心深处,岛上的日子总是阳光和煦,海风吹来,细嗅,到处都是甜蜜的气息。

千百年前,岛就在这里了,但因为有了人,有了人间烟火,岛才有了生命的气息。大海带来了生命的体验,让他眼前变得更加辽阔高远。无论是水平如镜还是暴风骤雨,望向灯塔,到灯塔去,都能让人的心绪愈发安宁,拥有力量。

水兴岛上灯塔发出的光,是地标、指引,是召唤、吸引。又或许,岛也是灯塔,岛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大海上的一座灯塔。像老冯一样扎根的岛民都在用自己的生活智慧,照亮大海与岛屿,照亮与他们相逢的每一位登岛者。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1日15版,有删改)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材料二:

辽东朱孝纯子颍知泰安府之二年,墙内既治无事,作楼于居室之东,曰晴雪之楼。

又一年,余自京师来游泰山,偕子颍登其上。思昔子颍西在巴蜀,以军兴使云南永昌,后又逾美诺之岩,入小金川之阻,冰雪所冱,师旅所屯,往来常数千里。今年贼起泰安邻郡子颍最先造大府幕为出方略亲战临清城下。巨炮越头上,手射毙贼首一人,率士入城,遂定余孽,余诚伟其气。然方其出入险难之地,履锋镝之所交,忠谋勇气,谊不顾己,固不知复有燕游之乐。及事定时夷,口不言功伐,萧条登眺,澹若无为。此所挟持,盖过人益远矣。

余驽怯无状,又方以疾退,浮览山川景物,以消其沉忧。与子颍仰瞻巨岳,指古明堂之墟,秦汉以来登封之故迹,东望汶源西流,放乎河济之间,苍莽之野,南对徂徕,新甫,思有隐君子处其中者之或来出。慨然者久之,又相视而笑。

余之来也,大风雪数日,崖谷皆满。霁日照临,光晖腾映,是楼之名,若独为余今日道也。然则楼之记,非余而孰宜为?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作楼始成。三十九年十二月,桐城姚鼐记。

(姚鼐《晴雪楼记》,有删改)

语言文字运用
整本书阅读
写作
从下列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写作。

⑴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Ⅱ中提到“灯塔不灭,黑夜总有被照亮的时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像“灯塔”一样的人,他们给我们以方向、温暖、启发、力量等,指引我们冲破黑夜。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选取真实感人的细节,凸显人物特征,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学校及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⑵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飞速传播,无形中促使着风潮的形成。“鲶鱼须”、卷发棒,成为一些中学女生的标配;“科目三”“社会摇”成为不少中学男生的热捧舞蹈;拍照就是美颜加P图,务必肤白貌美、身材修长;休闲不离二次元,句句古风鬼畜,萌系御宅……其实,垂柳白杨,自身各有其美;芙蓉牡丹,人亦各有所爱。卷发棒或能增添青春之美,“科目三”着实释放了自我活力,但形象之美本无统一的标准,兴趣所在更不能刻意地局限。遵从自然或本心,避免一味追逐“风潮”或盲目“求同”,也许才能活出真实丰盈的自己。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观点。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学校及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