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浙江省衢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作者UID:21521497
日期: 2024-05-02
期末考试
现代文阅读(28分)
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AI绘画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正在不断冲击传统的艺术领域。AI绘画降低了艺术创作的门槛,提高了艺术的生产效率和包容性,如今,AI绘画不再是生成艺术领域的小众媒介,程序的开源让人人都可以使用“文生图”(text-to-image)的方式,通过输入描述性文本来获取AI绘画作品。虽然现在的AI技术尚不能完美复现使用者输入的描述性文本,而且还面临着一些技术上的限制,比如由于算法缺陷无法很好地处理某些复杂的场景、细致的动作或者微妙的颜色变化,但人们仍然沉浸在参与生成艺术的趣味之中。

AI技术在推进与使用期间,逐步取代了许多繁重、机械和低技能的工作。绘画艺术因其特有的专业性和创造性,曾被认为是一个不易被AI侵占、相对安全的领域。然而,大量AI绘画作品的出圈和走红,让不少艺术创作者和学者开始担忧人在使用AI的过程中,会被反向驯化为技术的伺服机制,退化了自身的创造能力,艺术消亡论再次甚嚣尘上。此外,AI绘画的本质是机器学习,需要借用现有艺术作品的图像数据集进行训练,这些数据无需经过原创作者的许可,便能通过互联网获取。虽然AI绘画不是对已有作品的直接复制,但是它确实从训练它的艺术作品中汲取了“灵感”,原创作者既无法收回他们的作品,也不能阻止AI攫取更多。这也让人们注意到了AI绘画在版权领域的伦理危机。

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无需因AI易用性高、成本低廉、受到商业市场青睐而感到过分焦虑。艺术家们花费数年时间增进技艺,以创造独特的美学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情感、价值观和生活体验,其心血与成果不会仅因为一种新兴技术的介入而付之一炬。人类艺术作品反映的特定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蕴含的丰富情感、审美价值和深刻意义,是目前AI绘画难以企及的。“自动化的最后一英里悖论”揭示了自动化技术永远不会完备,即便AI可以较好地完成一部分基础性绘画工作,但在表征世界的关键环节和细节处理上,还需要人的参与。利用AI辅助创作并与其建立良性合作关系,能把人从重复性的工具化劳动中解放出来,这也不失为一种艺术创作者免于汰换的途径。正所谓“人是媒介的尺度”,在使用AI绘画工具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控和约束,保证技术在服务人的同时,不会对人的利益和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无论如何,AI绘画正以惊人的方式改变艺术的未来,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我们不应回避它所携带的伦理挑战,而应以辩证的视角探索和反思AI绘画的“度”与“界”,尊重艺术创作者自由意志与独立性,充分发挥AI技术的积极作用,共同推进AI绘画在艺术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实现艺术创作的创新和进步。

(摘编自刘嫱、吕欣《AI绘画:艺术革命还是伦理危机》)

材料二:

AI绘画速度快、成本低,且画质精美,那么它是否会替代人类绘画?是否会造成艺术的消亡?一些绘画行业的初学者,更是表达了对饭碗是否会被抢走的担心。

不过,要说AI人工智能正在干掉绘画师,“统治”绘画行业,那无疑为时尚早。到目前为止,AI主要是运用于一些工作相对简单且重复度高的领域。绘画行业凝结着画师的思想和情感,一幅大师级的作品,往往是经过长期思考、沉淀和打磨的结果。所以,AI可以进行绘画,但它现在还远远无法取代个人,进行一种关于绘画的艺术和思想表达。担心AI绘画造成艺术的消亡,其实是杞人忧天。另一方面,AI绘画源于不断的深度学习,通过各种数据不断的“投喂”,在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绘画创作,这也容易衍生出版权争议。综合以上因素看,AI绘画现在还远远不具备取代人类绘画的条件,也远远无法产出那种堪称艺术结晶的伟大作品。

其实,作为一种科技发展衍生的新事物,我们对AI绘画不妨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一方面如前所述,AI绘画还远谈不上颠覆性的改造,它目前只能进行一些初级绘画的工作;另一方面,即便人类绘画被AI取代,在造成绘画师失业的同时,也会有新的岗位被创造出来。

所以,我们不必对AI绘画的出现而忧心忡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从围棋到电竞再到绘画行业,AI改造的行业、替代的工种会越来越多。而我们需要做的,除了开放包容外,便是在涉及法律、伦理等问题上尽快调试,为这种变化提前做好准备。

(摘编自熊志《AI绘画来了,不必感到忧心忡忡》)

现代文阅读Ⅱ

宜兴壶

王平

这玩意,似乎确实是件珍品。

何先生的父亲在民国手里做过官。早年立志“航海救国”,十八岁便东渡扶桑,一辈子文韬武略,可惜两袖清风。《湖南文史资料》第哪一辑里头,还载过有关他的一些逸闻。如,不嗜烟酒,不近女色,单好品茶。且有个怪癖,部下随送什么礼物皆一概回绝,唯独送的茶叶却不忍退之,而且品茗时自成章法。另一选闻则云,他年轻时孔武有力,单臂能举四百斤,却生性怕痛。有一回企图在左臂上刺一条青龙,刺到一半时,实在打熬不住,连声喊罢、罢、罢!结果那左臂上只留下有头无尾半条龙。后来有一道士私下叹道,这兆头不妙,将军当死于非命。果然,“民国”十八年,他在东北任一所海军学校的校长。一次驱车在结冰的松花江上疾驶,不料时值寒冬,江面业已开始解冻。行至数公里,汽车前轮猛然陷入一薄冰处,随即缓缓下沉,当时车内共有五人,全是部下及学生。他一个个将其推出车外,待到自己最后。前面那个学生过于慌张,反手将车门一碰,将他关在车内。转瞬间整部车沉入江中。

事后那学生在他的灵柩前磕头磕得血流如注。

当时何老先生刚满十岁,家道中落伊始。父亲收藏的一些字画印章及各式茶具,当时并不值钱,没几年便典当光了。唯独这把宜兴壶,系父亲生前心爱之物。几经劫难,留传至今。

据何老先生讲,这把壶乃是明朝万历年间壶家妙手时大彬亲制。其款式称汉扁觯;其泥色谓朱砂紫。不务妍媚而朴雅,妙不可思。且以壶柄上有一拇指痕方识,以鉴真赝。所沏之茶半月过后仍清香如故。

“三伏天我都试过,”何老先生右手托住壶身,左手则轻摁壶盖,小拇指翘得极高,并不理会那指甲垢黑得分明,“一壶茶足足泡了二七一十四天,把哪个闻,哪个都闻不出馊味。不信?”

都表示信,虽然都未曾闻过。

不想壶盖却被云康失手打了,叫何老先生好不悲愤。且认定其子是个地道的败家子,尽管他实在无什么家产可败,除开这把壶。

何老先生将振兴祖业的所有希望都系于孙子隽儿一身。如今,除开宜兴壶及他的隽儿神圣不可侵犯之外,从理论上把什么都看得淡泊。当然,还要除开品茶。这便恐怕与遗传因子作祟有关吧。

细陈妹子在满足她公公唯一的奢望这方面,委实无可挑剔。

春三四月,总有一些乡里人进得城来,走街串巷,叫卖“谷雨前茶”。细陈妹子极会买谷雨前茶。看、捏、闻、嚼,而后酽酽地泡上几杯,这个品,那个尝。最后再抓一把走进屋去,要公公沏在宜兴壶里,做权威鉴定。

何老先生当然懂得媳妇好歹,嘴里虽然不说。

唯有爹崽的双边关系始终冷淡。云康做什么什么则难遂何老先生心意,简直莫名其妙。云康呢,虽然迁就父亲,但有时也不免还几句嘴。

不料一日,隽儿却撞了一起滔天大祸。

实在那天风和日丽,没有丝毫不祥的预兆。何老先生将隽儿坐在膝上,伸手去取刚沏好茶的宜兴壶。隽儿顺势一推,咣啷!

幸喜未曾烫了手脚。

云康率先听出来是什么东西打碎了的声音,因为此声与他打碎壶盖的彼声过于相似,只是更响。接着细陈妹子步后尘也奔出房门。

夫妇俩呆了。

但见隽儿依然坐在何老先生膝上,望着他吃吃地笑。何老先生呢,满脸都是苍白,一动不动。只有那把胡子在簌簌战栗。

还是细陈妹子反应快,两步奔上前去,顺手夺过隽儿,反身将他丢在床上,掰开屁股便打。技术极是熟练。隽儿好一阵号叫,且大喊爷爷救命。

爷爷却不去救命,只好眼睛勾勾地盯着地上的碎片。不晓得过了好久,才突然迸出来一声断喝:“莫打了!”

那天晚上整个屋里出奇地安静。隽儿也睡得意外地早。云康夫妇亦早早地躺在了床上。虽然好久还睡不着。大概十一点多钟的时候,忽然听到外头屋里有窸窸窣窣的声响。云康翻身爬起,蹑足到门口朝外觑了觑。门缝里只见何老先生一个人蹑双拖鞋,蹲在地上,徒劳地在拼凑那宜兴壶的残片。拼拢来,又一垮,拼拢来,又一垮。

还看见有老泪从眼角里慢慢渗出,继而流到面颊上那些深深的皱纹里,又朝横向缓缓溢开,蓦然间垂直滚下。

足足有好几颗。

第二天,云康在厂里搞了些环氧树脂回来,将残片一一粘好了,很费了些气。尽管看得出极明显的印迹,然而毕竟宜兴壶又是一个整体了。何老先生也没吱声。

第三天,云康的老同学来了。云康背着父亲,把宜兴壶如此这般说了一番。那同学接过壶来,细细端详了一阵,又从口袋里取出一柄放大镜,这样照,那样照。尔后,嘿嘿一笑。“这是件赝品。只是做得几乎可以乱真。”

云康一听大惊,决不相信。

“壶柄底下还有时大彬的拇指痕呐!看见没有?”

老同学仍旧一笑。

“拇指痕哪个摁不出?哪个又晓得是不是时大彬的?再说,真正名贵的宜兴壶其体比一般壶要重,其色比一般壶要紫,其亮又要比一般壶润。而且所有之款皆系阳文字体,亦极工整。伪制者呢,其性糟,其色黄,有亮者少,无亮者多……至于用旧壶而刻新款者,全是阴文,有识者不难一望而知……”

那老同学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一派自得嘴脸。云康哪里打得断他的话?

幸亏此时,何老先生又牵着隽儿到天心阁去了。

那天天气仍然极好。

(原文有删减)

古代诗文阅读(32分)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唐太宗)后洛阳,次昭仁宫,多所谴责。征曰:“隋惟责不献食,或供奉不精,为此无限,而至于亡。故天命陛下代之,正当兢惧戒约,奈何令人悔为不奢。若以为足,今不啻足矣:以为不足,万此宁有足邪?”帝惊曰:“非公不闻此言。”退又上曰:

《礼》曰:“为上易事,为下易知,则刑不烦。”“上多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夫上易事,下易知,君长不劳,百姓不惑,故君有一德,臣无二心。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今之刑赏,或由喜怒,或出好恶。喜则矜刑于法中,怒则求罪于律外。小人之恶不惩,君子之善不劝,而望治安刑措,非所闻也。且暇豫而言,皆敦尚孔、老;至于威怒,则专法申、韩。故道德之旨未弘,而锲薄之风先摇。昔州犁上下其手而楚法以敝,张汤轻重其心而汉刑以谬,况人主而自高下乎!顷者罚人或以供张不赡或不能从欲皆非致治之急也夫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奢期而奢自至非徒语也。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有删改)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10小题,30分)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