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北京市顺义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作者UID:7026178
日期: 2024-06-01
期末考试
选择题
语言表达
外国名著
诗歌鉴赏
文言文阅读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列关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虚拟现实技术(VR)是一种计算机仿真系统。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借助计算机系统及传感器技术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甲】_______(a.全新;b.崭新;c.簇新)的人机交互方式,通过调动用户各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从而享受更加真实的、身临其境的体验。在国家政策支持与鼓励下,如今VR已经应用到房产、酒店、餐饮、旅游、汽车、医疗、交通、教育、人文、游戏娱乐等行业中。VR之于大众,可以让我们身临其境的体验未曾实现过的愿望,是一项能够帮助众多人梦幻成真的技术;之于企业,是一项能够帮助企业节约成本,实现收益最大化的营销技术;之于文物,它能做到展现生动化,文物价值普及化、保护力度加强化的多重益处;之于教学来说,它是一把利器,可以将物理、生物、天文学等学科知识,通过模拟虚拟现实场景,融入视觉、听觉等沉浸式感观感受,让传授知识变得更生动有趣,互动感更强。VR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值得我们仔细研究,今天的VR系统在2030年将无处不在。

【材料二】

    参考消息网5月23日报道 港媒称,想要欣赏著名的兵马俑,游客不再需要亲自前往西安了。借助虚拟现实之旅,您可以在家舒舒服服欣赏兵马俑。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作为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在2200多年前被埋入地下。如今网友们可以在360度虚拟互动技术的帮助下,从各种角度欣赏兵马俑。这一虚拟游览网站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正式上线,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百度百科”合作推出。这种200亿像素全景展示技术类似于“谷歌街景”地图。游客能够“行走”在一号坑与三号坑内的兵马俑之间,可以更近距离观察这些古老的雕像。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说,虚拟现实网站提供了“【乙】________(a.融合;b.连结;c.沟通)文化与技术、结合古老智慧与现代文明”的途径。

【材料三】

    2015年4月,手机百度在爱奇艺、腾讯视频等站上传了一段虚拟现实技术新品宣传视频,视频中演示了手机百度疑似即将推出“神灯搜索”的新功能。四种生活场景视频以全息投影的形式立体展现在用户面前,同时用户可以与之进行实时互动,实现更加直观、智能的搜索体验。当用户在厨房做饭时,可以跟着手机百度投出的全息影像厨师一步步学习烹饪技巧,根据需要,用户可以手动调节影像大小。而在用户订电影票时也可唤醒“神灯搜索”,通过语音搜索“最近什么电影好看啊”,手机百度就会立即投出近期热映的帕丁顿熊全息影像,同步提供预告片、附近影院、场次、座位等推荐,帮助用户完成在线选座。【丙】________(a.邯郸学步;b.依样画葫芦;c.如法炮制),外出时,用户能用手机百度预订就餐地点、用餐位置等,而在家里,孩子们也能通过手机百度动态的立体影像,更生动地认知世界。而未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还会有更多品牌入驻神灯搜索,为用户创造更多便捷好玩的功能和沟通可能性。

现代文阅读
阅读当代作家毕淑敏的散文《呵护心灵》,完成小题。

呵护心灵

毕淑敏

    那一年我17岁,在西藏雪域的高原部队当卫生兵,具体工作是做化验员。

    雪山上的条件很差,没有电,许多医学仪器都不能用。化验血的时候,只有凭着眼睛和手做试验,既辛苦,也不易准确。

    一天,一个小战士拿了一张化验单找我,要求做一项很特别的检查。医生怀疑他得了一种很古怪的病,这个试验可以最后确诊。

    试验的做法是:先把病人的血抽出来,快速分离出血清。然后在56摄氏度的情形下,加温30分钟。再用这种血清做试验,就可以得出结果来了。

    我去找开化验单的医生,说,这个试验我做不了。

    医生问:为什么?

    我说,你想啊,整整半个小时,要求56摄氏度分毫不差。要是有电暖箱,当然简单了。机器的指针旋钮一应俱全,把温度和时间定死,一按电钮,就开始加温。时间到,红色指示灯就亮了,大功告成。但是没有电,你就抓瞎没办法。我又不能像个老母鸡似的把血标本揣在身上加温。就算我乐意干,人的体温也不到56摄氏度啊。

    医生说,化验员,想想办法吧。要是没有这个化验的结果,一切治疗都是盲人摸象。

    我是一个好心加耳朵软的女孩。听了医生的话,本着对病人负责的精神,仔细琢磨了半天,想出一个笨法子,就答应了医生的请求。

    那个战士的胳膊比红蓝铅笔粗不了多少,抽血的时候面色惨白,好像是把他的骨髓吸出来了。

    前面的步骤都很顺利,我开始对血清加热。

    我点燃一盏古老的印度油灯,青烟缭绕如丝,好像有童话从雪亮的玻璃罩子里飘出。柔和的茄蓝色火焰吐出稀薄的热度,将高原严寒的空气炙出些微的温暖。我特意做了一个铁架子,支在油灯的上方。架子上安放一只盛水的烧杯,杯里斜插一根水温计,红色的汞柱好像一条冬眠的小蛇,随着水温的渐渐升高而舒展身躯。

    当烧杯水温到达56摄氏度的时候,我手疾眼快地把盛着血清的试管放入水中,然后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温度计。当温度升高的时候,就把油灯向铁架子的边缘移动。当水温略有下降的趋势,就把火焰向烧杯的中心移去,像一个烘烤面包的大师傅,精心保持着血清温度的恒定……

    说实话,这个活儿真是乏味透顶。凝然不动的玻璃器皿,枯燥单调的搬移油灯,好像和一个3岁小孩下棋,你既不能赢又不能输,只能像木偶一样机械动作……

    时间艰难地在油灯的移动中前进,大约到了第28分钟的时间,一个好朋友推门进了化验室。她看我目光炯炯的样子,大叫了一声说:你不是在闹鬼吧,大白天点了一盏油灯!

    我瞪了她一眼说,我是在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正像孵小鸡一样地给血清加温呢!

    她说,什么血清?血清在哪里?

    我说,血清就在烧杯里啊。

    我用目光引导着她去看我的发明创造。当我注视到水银计的时候,看到红线已经膨胀到70摄氏度的范畴,劈手捞出血清试管。就在我说这一句话的工夫,原本像澄清茶水一般流动的血清,已经在热力的作用下,凝固得像一块古旧的琥珀。

    完了!血清已像鸡蛋一样被我煮熟,标本作废,再也无法完成试验。

    我恨不得将油灯打得粉碎。但是油灯粉身碎骨也于事无补,我不该在关键的时刻信马由缰。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我该怎么办?空白化验单像一张问询的苦脸,我不知填上怎样的答案。

    最好的办法是找病人再抽上一管鲜血,一切让我们重新开始。但是病人惜血如命,我如何向他解释理由?就说我的工作失误了吗?那是多么没有面子的事情!人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化验员,这不是自己抹黑吗?

    想啊想,我终于设计出了如何对病人说。

    我把那个小个子兵叫来,由于对疾病的恐惧,他如惊弓之鸟战战兢兢。

    我不看他的脸,压抑着自己的心跳,用一个17岁女孩可以装出的最大严肃对他说:我已经检查了你的血,可能……

    他的脸刷地变成霜地,颤抖着嗓音问,我的血是不是有问题?我是不是得了重病?

    等待检查结果的病人都如履薄冰。我虽然年轻,也很懂得利用这种心理。

    这个……你知道像这样的检查,应该是很慎重的,单凭一次结果很难下最后的结论……

    说完这句话,我故意长时间地沉吟着,一副模棱两可的样子,让他在恐惧的炭火中慢慢煎熬。直到相信自己已罹患重疾。

    他瘦弱的头颅点得像啄木鸟,说,我给您添了麻烦,可是得了这样的病,没办法……

    我说,我不怕麻烦,只是本着对你负责,对你的病负责,还要为你复查一遍,结果才更可靠。

    他苍白的脸立刻充满血液,眼里闪出星星点点的水斑。他说,化验员,真是太谢谢啦,想不到你这样年轻,心地这样好,想得这么周到。

    小个子兵说着,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撸起袖子,露出细细的臂膀,让我再次抽他的血。

    我心里窃笑着,脸上还作出不情愿的样子,很矜持地用针头扎进他的血管。这一回,为了保险,我特意抽了满满的两大管鲜血,以防万一。

    古老的油灯又一次青烟缭绕,我自始至终都不敢大意,终于取得了结果。

    他的血清呈阴性反应。也就是说——他没有病。

    再次见到小个子兵的时候,他对我千恩万谢。他说,化验员啊,你可真是认真啊。那一次通知我复查,我想一定是我有病,吓死我了。这几天,我思前想后,把一辈子的事想过了一遍。幸亏又查了两次,证明我没病。你为病人真是不怕辛苦啊!

    我抿着嘴不吭声。

    后来领导和同志们知道了这件事,都夸我工作认真并谦虚谨慎。

    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我都为自己当时的灵动机智而得意。

    我的年纪渐长,青春离我远去。机体像奔跑过久的拖拉机,开始穿越病魔布下的沼泽。有一天,当我也面临重病的笼罩,我对最后的化验结果望穿秋水的时候,我才懂得了自己当年的残忍。我对医生的一颦一笑察言观色,我千百次地咀嚼护士无意的话语。我明白了当人们忐忑在生死的边缘时,心灵是多么的脆弱。

    为了掩盖自己一个小小的过失,不惜粗暴地弹拨病人弓弦般紧张的神经,我感到深深的懊悔。

    假如今天我出了这样的疏忽,我会充满歉意地对小个子兵说,对不起,因为我的粗心,那个试验做坏了。现在我来重新做。

    我想他也许会发脾气的,斥责我的不负责任。按照四川人的火爆脾气,大骂几句也有可能。我会安静地倾听他的愤怒,直到他心平气和的那一瞬。我相信他还会撸起袖子,让我从他比红蓝铅笔粗不了多少的胳膊上抽血……也许他会对别人说我是一个蹩脚的化验员,我会微笑着不做任何解释。

    我们可以吓唬别人,但不可吓唬病人。当我们患病的时候,精神是一片深秋的旷野。无论多么轻微的寒风,都会引起萧萧黄叶的凋零。

    让我们像呵护水晶一样呵护病人的心灵。

阅读《淬炼智慧的火花》,完成题小题。

淬炼智慧的火花

    ①瞬息爆发的闪电,可以照亮静谧的夜空;突然萌生的灵感,激发人们创作不朽篇章。在科学研究领域,偶然迸发的智慧火花,往往能催生意想不到的创新。

    ②回溯科技史,那些曾经点亮文明星空的光亮,至今令人难忘。阿基米德发现浴盆里的水因自己坐入而外溢,顿悟测量王冠中黄金成分的办法,提出浮力定律;瓦特看到壶盖被水蒸气推开,脑海中闪过电光火石般的灵感,继而开创了蒸汽时代。不少真理的探索、创造的诞生,看上去竟然得益于偶然事件。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想要在科学上有所作为,只需等待偶然迸射的智慧火花呢?

    ③其实不然。智慧之火花,恰恰是长期砥砺实践的结晶。马克思曾对此作过一个比喻,“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以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例,以往人们总是把它和苹果落地的偶然性联系在一起。其实在这之前,伽利略、开普勒就分别在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领域研究出了斐然成果。“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继承前人成就,悉心钻研力学与天文学,对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日渐深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苹果落地的现象才会在他的心中激荡起涟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伽伐尼发现电流的故事,令人深思。一次,他无意中把一只解剖的青蛙放在静电机旁的桌上,一位助手用解剖刀触及蛙腿的神经时,发现蛙腿突然收缩,另一位助手则发现静电机突然放出火花。面对奇特未知的现象,助手们也只是感到惊讶而已,但博学多才的伽伐尼却被其中的奥妙紧紧攫住。从此他锲而不舍地钻研,终于为电流和电池的研究开辟了道路。现实中,从火花到燃烧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如果自身不是可燃体,即便四周火花飞溅,也无法持续释放光与热。智慧的火花来之不易,只有及时为它添火加柴,才能点燃梦想和希望,照亮探索科学真谛的道路。

    ⑤“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点燃智慧的火花,还应保持敏锐,葆有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正因此,面对稍纵即逝的灵思妙想,不少人的办法是“先捉住、再消化”。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总是随身带着小本子和笔,随时为作诗储备矿藏;发明家爱迪生,经常记录新鲜题目和见解,然后再回过头来翻阅、思考。苏东坡诗云:“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捕捉智慧的火花并非易事,这离不开枕戈待旦的警觉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⑥勺水渐积成沧海,拳石频移作泰山。从经年累月的潜心钻研、电光火石的灵感乍现到熊熊燃烧的智慧火焰,人类取得的累累硕果背后,都历经了一番煅烧、冶炼的过程。笃信实践出真知、勤奋出灵感,积蓄沉潜的韧劲儿,智慧的火花必能在我们身边频频闪耀。

(来源:人民网)

【注释】淬(cuì)炼:指反复经受考验,磨练。工艺中,淬炼即把加热至红热的金属(如钢)立刻浸入冷水,增加物体的强度和硬度,减小物体的韧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我)急忙提笔写下了这首诗歌,恐怕稍有延迟,那清丽的景色便从脑海中消失,再也难以描摹。

命题作文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