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2017届四川巴中市恩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日期: 2025-03-28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碍(zhì )  抽(yē)    据(jí)    层(lěi)
B、 扶( yè ) 渎(xiè)   脚(huái)  相(qiè)
C、偻(gōu)  进(pián)  白shà       别(shù)
D、 恣(suī)   智(ruì)   咀(jiáo)  碌(yōng)
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

A、 根深蒂固  文彩藻饰  断章取义  诓骗
B、 狼狈不堪  刻骨铭心  孜孜不倦  嗤笑
C、 歇斯底里  吹毛求眦  怀古伤今  潮汛
D、 涕泗横流  江山多骄  一愁莫展  聒噪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妄自菲薄, 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 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 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D、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B、 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C、 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
D、 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的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下列语句修辞方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民是什么?是无知。宗教是什么?是不宽容。(反问)
B、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比喻)
C、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排比)
D、 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比喻)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B、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C、 “好吧。”他在心里想,“谁爱怎么读就怎么读,我不管了。”
D、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
说话比较得体的是(    )

A、 “请您来做报告,想必您会感到荣幸!”
B、 “我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可今晚实在没工夫,太抱歉了!”
C、 “宴会就要开始了,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大家别着急,先等一等。”
D、 “老大爷,您别这么磨磨蹭蹭的,行不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武陵春》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作,真实反映了她凄惨的生活处境和忧愁悲痛的思想情感。
B、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他许多脍灸人口的事迹,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C、 小说《故乡》中的“我”就是少年时期的鲁迅先生。
D、 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

综合性学习

默写

诗歌鉴赏

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丙】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③。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  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③吴会:吴国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节选)

      ①“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的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②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④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⑤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⑥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有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与女

      ①为翻寻一件秋衣,无意中又在箱底看到了那条围巾,那是用黑色绒绳结成的,编织着宽宽的条纹……在这素朴的毛织物里,编织着我终生难忘的故事。

      ②是十多年前了,一个风雪漫天的日子,父亲自故乡赶来校中看我。

      ③他着了件灰绸的皮袍。A.衰老的目光,自玳瑁边的镜片后滤过,直似秋暮夕阳,那般温爱、柔和,却充满了感伤意味……他一手提了个衣包,另一只手中呢,是一只白木制的点心盒,上面糊了土红的贴纸,一望而知是家乡的出品。

      ④父亲微微佝偻着身子,频频拂拭着衣领、肩头残留的雪花说:“自从古城沦陷,不知情形如何,我和你母亲时刻记挂着你,只是火车一直不通……我真埋怨自己,当年只埋头读些老古书,自行车都不会骑,不然,阿筠,爸爸会骑自行车来看你的啊……”

      ⑤外面仍然飘着雪,将窗外松柏,都渐渐砌成一座银色的方尖塔,那细弱树枝,似又不胜负荷,时有大团的积雪,飞落下空阶……随了那苍老的声韵,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图画——一个老人,佝偻着背脊,艰难而吃力地,在凝冻了的雪地上,一步一滑地踏着一辆残旧的自行车……六十二岁的父亲,竟想踏自行车走六百里的路来看我……

      ⑥父亲自衣包中取出我最爱读的《饮冰室文集》,同母亲为我手缝的花条绒衬衣,他转身又解开那点心盒上的细绳,里面是故乡的名产——蜂糕。

      ⑦“你母亲说,这是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东西……”他拿起一块,放在我的而前,又摆到我的手上。呵,那为烟蒂熏染得微黄的衰老的手指,此刻还似在我的眼前晃动…… 当时,也许是我的虚荣造成了我的腼腆吧,在那衣着入时、举止潇洒的两个男女同学注视下,对着这故乡土物,好像有什么鲠在喉头,竟无法吞咽,只窘迫得涨红了脸。

      ⑧天色渐渐地昏暗了,我终于拾起那只“原封没动的”点心盒,只和父亲说了一句:“我拿回宿舍慢慢地留着吃吧。”

      ⑨翌日天色微明,我便匆忙地整理好书包,预备赶回学校去听头一堂的文学史,父亲好似仍觉得我是个稚龄的学童,一手摸着花白胡须: “阿筠,我送你去搭电车!”

      ⑩北国的冬晨,天上犹浮着一层阴云,雪花仍然在疏落地飘着……一路电车终于叮咚地驶来,我才预备跳上车去,父亲又似想起了什么:“你不冷吗?”说着,那么匆遽地,自他的颈际一圈圈地解开那长长的黑色围巾,尽管我在旁边急迫地顿足: “爸,车要开了。”B.他又颤抖着那双老手,匆遽地把那围巾一圈圈地,紧紧地,缠在我的颈际。

      ⑪我记得那天我着了一件深棕色的呢大衣,镶着柔黄的皮领,那皮毛颜色,直似三月的阳光,又美丽,又温暖。但是,父视却在那衣领外面,仍为我缠起那厚重的毛围巾,直把我装扮成南极探险的英雄了。我暂时忍耐着跳上了电车,赶紧找到一个座位就开始解去那沉甸甸的围巾……一抬头,车窗外,仍然瑟瑟地站着那个头发斑白的老人,依旧在向我凝望,雪花片片地飞上了那光秃的头顶,同那解去围巾的颈际……我的手指,感到一阵沁凉,立时麻痹般不能动转了,只任那松懈了一半的围巾,长长地拖在我的背上……

      ⑫那黑毛绳的围巾,如今仍珍贵地存放在我的箱底,颜色依然那么乌黑光泽,只是父亲的墓地,却已绿了几回青草,飞了几次雪花……

      ⑬抚摸着那柔软的围巾我似乎听到一声衰老而悠长的叹息!

                                                                                                                                                        (选自张秀亚《种花记》,有删减)

作文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