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向社会主义过渡同步练习题

日期: 2025-04-01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大成果是(   )

A、 颁布了《共同纲领》
B、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 它体现了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
D、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与1954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无关的是(  )


A、 由一届人大会议通过
B、 规定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
C、 规定我国的政治制度
D、 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共同纲领》的制定
B、 新中国的成立
C、 “一五”计划的完成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我国政协会议行使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持续到(   )

A、 1953年
B、 1954年
C、 1955年
D、 1956年
下列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B、 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C、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这部宪法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   )

A、 新民主主义性质
B、 社会主义性质
C、 人民民主共和性质
D、 联邦共和性质
下表为“一五”期间我国实施的150个工业建设项目,它主要反映了( )

A、 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
B、 “一五”计划期间取得巨大成就
C、 我国重视重工业建设
D、 我国工业化水平较高
下面是分别来自不同地区的四个人的对话,他们的对话中唯一正确的是(    )

A、 西藏人说,一直到60年代,我们那里才有了通向外地的公路
B、 武汉人说,我第一次走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是在1951年
C、 长春人说,我爸爸亲眼目睹了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下线过程
D、 鞍山人说,我为我的家乡是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地而骄傲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

A、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轻工业
C、 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D、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
我国制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  )

A、 1953—1958
B、 1949—1953
C、 1950—1954
D、 1953—1957
三大改造不包括对下列那项内容的改造(   )

A、 农业
B、 资本主义工商业
C、 商业
D、 手工业
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是(   )

A、 人民公社
B、 生产互助组
C、 生产合作社
D、 家庭联产承包
下列各项运动中,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的在华企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 小农经济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C、 农民要求实行农业合作社
D、 农业生产协作的客观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是(   )

A、 没收官僚资本
B、 农业集体化
C、 手工业合作化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赎买政策

非选择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