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考试试题

作者UID:10170590
日期: 2024-11-14
月考试卷
基础运用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将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使之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人人感奋。

    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恃其骁勇,欲还郢。

    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元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待之。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

(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五十,略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高温与低温

黄永武

    ①有一年中央副刊的作家们,前往梨山农场访问,宋场长为我们介绍台湾种植苹果成功的故事说:“台湾各地的高温都够了,但是低温却不够,必须到这高山上,低温够才结苹果……”他又讲到泰国去传授种苹果水梨的经验,并重复地说:“泰国的高温都够,必须寻觅到低温也够的高山上……”果然,梨山上发财的农林经验,使千千万万泰国农民都受益了。

    ②这“高温”与“低温”兼备的说法是科学,回想农民老古话的谚语里,亦已有相同的经验,譬如俗语道:“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六月盖夹被,田里不生米”,都是说一年的高温不足,稻就不能收获;又如俗话把“腊雪赶春头”叫做“瑞雪”,乃是“雪兆丰年”,又说“三九无雪休种麦”,都是说一年的低温够了,才是丰年的征兆,不然麦子就不能丰收。

    ③ 但这“高温”“低温”的说法,引起我很大的震撼,我发现不但水果稻麦需要它,其实人生的历练,又何尝不需要高温低温的一苦一乐相参勘呢?

    ④我想起李白与杜甫,伟大的诗人大抵均以人生的大乐与大悲为真诗的源头,而他俩都躬逢开元天宝盛世的“高温”,也都躬逢安史之乱的“低温”,尽管李白以修道成仙为大乐,杜甫以尧舜大治为大乐,但他俩在被高温低温的薫蒸激荡后,备尝贬谪流离的滋味,并亲见兵火饥馑的大悲,正是这种悲天悯人、拯救苦厄的心意,发为呻吟,造就了他俩诗仙诗圣的巅峰境界。

    ⑤这就像北国冰天雪地里的乔木,反而长得特别青翠挺拔,高耸入云,因为它除了有花落叶坠的小悲外,更有霜雪巨风剥伤剪击的大悲,在低温的劲烈侵刻中,耐心度过“反膏收液、郁积磅礴”的潜伏期,直待春夏日暖的高温到来,大展繁荣怒发的美姿,古人说:“必有大凋落而后有大发生,必有大摧折而后有大成就”,造化之理,在草木是如此,在人生更是如此。

    ⑥所以人的一生,不能只过“温室花朵”的高温生活,有时候也要经过大折损、大患难、大屈辱的低温生活,才会步入大伸展大福气的境地。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一碗情深

李光彪

    ①在那个肠胃生锈的年代,我和二姐如母亲饲养的两头猪崽儿,肚子像条大麻袋,再装多少吃食进去都感到饥饿。因此,二姐和我常为吃饱肚子而争执打闹。

    ②家里吃饭盛菜用的全是土陶碗,由于没有丰盛的菜上桌,一家人的碗七大八小也没几个,除了装菜的钵头汤碗碴儿、大碗外,每人只有一个碗。有次,我麻利地帮母亲拿碗、端菜、收碗,慌忙中,手里的碗“咣当”一声落地。碗摔烂一个少一个。

    ③不知是母亲有意惩罚我,还是家里无钱买新碗。吃饭时,母亲总让二姐定量先吃,等二姐吃完后,再把碗洗干净,用同一个碗舀饭给我吃。我守望在二姐的旁边,看着“吧嗒、吧嗒”细嚼慢咽吃饭的二姐,总是催促二姐赶快吃,巴不得叫二姐直接倒进肚子。常常是二姐才刚端起碗,没吃几口,我就迫不及待对母亲大声喊:“二姐的饭吃完了,快点儿、快点儿,轮到我吃了。”二姐毫不示弱,反驳说:“饭还有半碗呢,催工不催吃。”母亲转过身来一看,便劝我耐心等待。那时的我多么仇恨二姐啊!

    ④后来,省吃俭用的母亲不知从哪儿买回一个小花洋碗,继续采取二姐和我共同使用的办法,早饭二姐先吃,我后吃,晚饭我先吃,二姐后吃,让我和二姐轮流用那个小花洋碗吃饭。轮到我吃饭时,我总是故意拖延时间,让等在一旁的二姐垂涎欲滴。有时,我明知饭快吃光了,可偏要留下一小撮儿在碗底,慢条斯理地一粒一粒数着吃。直到母亲看不过意朝我发火,催我迅速吃完饭,二姐才可以接过我手里的小花洋碗,自己洗刷,交由母亲分舀饭菜吃饭。肚饱眼不饱的我仍不愿走开,站在二姐身边,既监督母亲,也监督二姐,生怕母亲偏心,让二姐多吃多占。

    ⑤那天,未嫁进家的二嫂的父亲来“踩家”,母亲在灶房里忙前忙后,不仅杀鸡,还做了好几个香喷喷的菜,碗自然就不够用。爱面子的母亲怕我不懂规矩,就舀一碗饭,夹了三块鸡肉,让我先吃,但不准我上桌。我“稀里哗啦”吃完后,就被母亲特意安排在屋外的院子里喂猪食,闷闷不乐的我总觉得母亲对自己不公平,为什么让二姐上桌,不准我上桌,便对那几头猪又打又骂,发无名火。母亲知道我的心思,只好又叫二姐来替我喂猪。像只馋猫的我跑到饭桌旁,缠着母亲磨磨蹭蹭啃鸡脚,母亲说小娃娃不能吃,吃了手摇写不好字;我吃鸡肠子,母亲说小孩子吃了鸡肠子,连横竖都画不直;我啃鸡头,母亲又说那是敬长老的;我吃鸡冠,“老亲爹”却给了二姐,说姑娘吃了长大后才会绣花;我吃鸡脑髓……无奈之下,母亲只好把她碗里的一块鸡翅分给了我,说我吃了长大以后会远走高飞。拿着那块鸡翅,我一下子就飞奔出家门,满村子边跑边啃……

    ⑥直到我九岁那年,三个哥哥和大姐娶的娶、嫁的嫁。我和母亲与大哥一家,二姐和二哥一家,另立门户分家过日子。分家时,二姐和我都想要那个小花洋碗,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最终在母亲的“裁判”下,小花洋碗归我所有。从此,我和二姐成了两头分槽的猪崽儿,不再共用那个小花洋碗轮流吃饭了。那个不知多少次被我端掉在地上的小花洋碗,搪瓷已经东一块、西一块掉了很多,乌黑的铁皮斑斑点点露了出来,成了我吃饭的专用碗。可小花洋碗再好,吃不饱肚子仍是家常便饭的事。而二姐却比我懂事,二哥家有什么好吃的,总会悄悄留一点儿埋在饭下面,端着离开饭桌,跑到我面前私分一点儿给我尝个味道。

    ⑦就这样,我和二姐如母亲菜园里栽种的番茄、辣椒、南瓜、虹豆,朝夕相处,并肩长大。不知不觉二姐就到了女大当嫁的年龄,我十六岁正读初中时,二姐出嫁了,第二年,二姐生下孩子,当了妈妈。母亲带着我去二姐家“送祝米”,我忍痛割爱,把那个小花洋碗当礼物送给了二姐,让孩子用它吃饭。

    ⑧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的孩子满月时,二姐来“送祝米”,又把那个多年未见的小花洋碗,用红油漆涂抹过,有些旧,送给了我“掌上明珠”的姑娘。

    ⑨如今,二姐和我都过上了端着“金饭碗、银饭碗”的富足生活,但我们几乎一年半载都难以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了。

作文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