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备考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专题 第30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日期: 2025-04-01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B、 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
C、 达尔文的实验提出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造成背光面生长更快引起向光弯曲生长
D、 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
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茎段再生时,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苗端长出(见下图),这种现象被称为极化再生。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近根端属于形态学的下端,近苗端属于形态学的上端
B、 茎段截取后近根端的生长素向着近苗端运输
C、 极化再生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
D、 生长素对离体茎段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达尔文父子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1、2两组实验,可得出尖端与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有关
B、 通过3、4、5三组实验,可得出感光部位在尖端
C、 通过该实验能得出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的结论
D、 该植物的弯曲部位在苗尖端下面
将某植物幼苗分别培养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再用相同的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测得根的生长情况及负向光性倾斜角度(α)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外源生长素对根负向光性倾斜角度影响较小的浓度是10-5 mg/L
B、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根生长的外源生长素浓度在10-4~10-3 mg/L之间
C、 施用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D、 根尖发生弯曲生长的间接原因可能是单侧光引起根尖两侧生长素含量的差异
某同学进行了2,4-D不符合题意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丙是蒸馏水处理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纵坐标的名称只能用根数量表示
B、 2,4-D的浓度是该实验的可变因素
C、 由图中可知甲组的2,4-D浓度高于乙组
D、 达到a点的生根效果,甲组处理时间比乙组长
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茎切段的实验研究中,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处理黄化豌豆幼苗茎切段,得到如图所示实验结果.分析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图示结果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 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
C、 结果表明,生长素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来促进细胞的伸长
D、 植物的生长只受生长素和乙烯的共同调节
下列关于生长素及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 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先进行预实验
D、 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生长素浓度大于侧芽生长素浓度
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图甲、乙(“-”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激素浓度越高)实验一可作为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请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 a两组均为对照组,两者的大豆芽内不含生长素
B、 根据实验一预实验,在正式实验时还需设计不用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
C、 实验一为预实验,则图示结果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 比较实验一和实验二,推测出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促进乙烯的合成
植物叶片中的激素主要由叶尖部位合成,植物叶片的脱落受激素的调节。图甲是叶柄离层部位的示意图,图乙是叶柄离层两侧远基端(远离茎的一侧)和近基端(靠近茎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加速脱落叶片的叶柄内,生长素从远基端向近基端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B、 离层区、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决定了叶片是否脱落
C、 正常生长的幼叶其叶柄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近基端
D、 可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叶柄近基端来抑制叶片脱落
对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
A、 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
B、 在扦插时,可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插条以促进插条生根
C、 果实成熟时,施用脱落酸可促进果实成熟
D、 在园林栽培中,可用赤霉素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

综合题

实验探究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