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4-15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积累与运用

对《黄鹤楼》这篇文章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先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紧接着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B、 文章的重点是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C、 作者对黄鹤楼的形态以及登楼所见所感感已描写尽致了,所以“亦荆吴形胜之最也”是多余的了。
D、 这篇文章介绍黄鹤楼因仙而得名,因“上倚河汉”而成仙境,以“仙”字贯穿全文。
对《渡荆门送别》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这好比电影摄像镜头摄下的一组画面,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入”字力透纸背,写出了大江的气势。
B、 颈联以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彩云构成海市蜃楼衬托出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C、 “怜”故乡水的原是诗人,却说故乡之水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巧妙的构思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真所谓言有尽而情无穷。
D、 这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且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描绘出长江中下游一带数千里的山势和水势,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对《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的兴趣不在于集中介绍某一景物,而是从总体着眼,描绘湖上的春意。
B、 “渐欲”“才能”两个词语,动态地表现着“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C、 这首诗观察点不在某一处,而是边行走,边观察,多角度描写钱塘湖春景。
D、 这首诗处处紧扣季节特征,把春天的钱塘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十分迷人。

诗歌鉴赏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