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4-02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积累与运用。

下列对《野望》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 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 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 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 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 “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下列选项对《 钱塘湖春行》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两句写诗人行至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 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 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 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下列选项对《 钱塘湖春行》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 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 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 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下面是对《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 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 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关于《钱塘湖春行》这首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 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 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 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