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2018年秋语文版九年级上册(2018)第5课 孔乙己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4-14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积累与运用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阔(chuò)     坚督      水(chàn)    不屑置辩
B、酒(zhàn)     门槛      本(zhé)     颓唐不安
C、或(jiàn)     服辨      附(hé)      毫不热心
D、红(zhànɡ)    笔砚      香(huí)     好喝懒做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楚逸清不屑置辩, 道:“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
B、 他的故事我们早有耳闻,所以自我介绍时不用多说,大家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C、 这棵杨树栽了两年多了,已有一人多高、手臂般粗细,看来已经是根深蒂固了。
D、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狭路相逢, 别提多高兴了。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
B、 是天气比往年热呢?还是自己的身体虚呢?这么一想,他忽然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仿佛凉了一下。
C、 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D、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位于张家界大峡谷的世界首座斜拉式高山峡谷玻璃桥,总长约430米,宽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高的全透明玻璃桥之一。
B、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祖国就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和掠夺的国家了。
C、 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D、 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晓东对前来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B、 小明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做客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盛情款待!”
C、 小欧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问道:“奶奶,您老身体真硬朗,今年高寿?”
D、 下楼时,小龙被别人踩了一脚,生气地说:“你走路不长眼呀,差点把我踩伤了!”

课内精读

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青云楼主

冯骥才

    青云楼主,海河边一小文人的号。此君脸窄身薄,皮黄肉干,胳膊大腿又细又长,远瞧赛几根竹竿子上凉着的一张豆皮。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他能写能画,能刻图章,连托裱的事也行;可行家们说他——手糙了点儿。因故,天津卫的买卖没他写的匾,饭庄药铺的墙上不挂他的画。他于书画这行,是又在行里,又在行外。文人落到这步,那股子“怀才不遇”的滋味,是苦是酸,还是又苦又酸,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于是,青云楼这斋号就叫他想出来了。他自号青云楼主,还写了一副对子挂在迎面墙壁上:“人在青山里,心卧白云中。”他常常自言自语念这对子。每每念罢,闭目摇肩,真如隐士。再说他隔墙就是四季春大酒楼,整天鱼味肉味葱味酱味换着样儿往窗户里边飘。关上窗户?那管屁用,窗玻璃拦得住鱼鲜肉香,却拦不住灯红酒绿。一位邻居对他说:“你这青云楼干脆也改成饭馆算了。这青云楼三字听着还挺好听,一叫准响!”

    这话当时差点叫他死过去。

    乾旋地转,运气有变。一天,有个好事的小子陈八,带来一位美国人拜访他。陈八说这老美喜欢中国的老东西,尤其是字画。青云楼主头一回与洋人会面,脑子发乱,手脚也忙,踩凳子挂画时,差点来个“人仰马翻”。那老美并没注意到他,只管去瞧墙上的画,每瞧一幅,就哇啦哇啦叫一嗓子,好赛洗屁股时叫水烫着了。然后,嘬起嘴啧啧赞赏一翻。最后老美中文一个字一个字对青云楼主说:“我、太、高、兴、了、谢、谢——我、太、高、兴、了、谢、谢——”他大概只学了这几个字,反反复复地说,一直到告辞而去。

    青云楼主高兴得要疯。他这辈子,头次叫人这么崇拜。两个月后,他收到一封洋文写的信。他拿到《大公报》的报馆去找懂洋文的朱先生。朱先生一看就笑了,对他说:“你用嘛法子,把人家老美都折腾出神经病来了?他说他回国后天天眼睛里都是你写的字,晚上做梦也是你的字,还说他感到中国的艺术家绝对都是天才!”

   青云楼主如上青云,身子发飘,一夜没睡, 天亮时,忽来灵感,挥笔给那老美写了“宁静致远”四个大字,亲手裱成横批,送到邮局寄去。邮件里还附一张信纸,要求人家把字挂在墙上后,无论如何站在这字前面,照张照片寄来。他想,他要拿这照片给人看。给亲友看,给街坊邻居看,给那些小看他的人看,再给买卖家那几个大老板看,给报馆的编辑们看,最后在报上刊登出来。都看吧!你们不认我,人家老美认我!

    他在青云楼中坐等三个月,直等到有点疑惑甚至有点泄气时,一封外皮上写着洋文的信终于寄来了。他忙撕开,抻出一封信,全是洋文,他不懂,里边并没照片。再看信封,照片竟卡在里边,他捏住照片抻出来一瞧,有点别扭,不大对劲儿,他再细瞧,竟傻了。那老美倒是站在他那字的前边儿照了相,可是字儿却挂倒了,全朝下了!

(选自《俗世奇人》)

综合性学习

写作创新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