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备考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08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日期: 2025-04-01 二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反映的我国古代绘画风格是(   )

A、 表达主观情趣的写意画
B、 反映市井生活的风俗画
C、 表现社会百态的人物画
D、 描绘贵族生活的宫廷画
下列关于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正确的是(    )
A、 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楷书
B、 甲骨文→篆书→金文→隶书→楷书
C、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隶书
D、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下列汉字字体中,得名缘于书写材质的是(  )
A、 隶书
B、 金文
C、 小篆
D、 草书
书法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文明中的一朵奇葩。下列选项中,与书法作品对应的字体分别是(    )

A、 草书 隶书 楷书 行书
B、 行书 篆书 楷书 草书
C、 行书 篆书 隶书 草书
D、 楷书 草书 隶书 行书
下图是明末清初的一幅写意画,下列选项对于该作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具有意境深远的特色
B、 注重对景物的逼真摹写
C、 不拘泥于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 反映出画家多方面的素养
从字体演变角度分析,下图体现了汉字(   )

A、 形象化的发展方向
B、 逐渐走向繁复化
C、 将写意发挥到极致
D、 实用性不断增强
如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 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 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 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 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
A、 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 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C、 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D、 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蔡邕《笔论》中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据此可知书法是(    )
A、 自然形式之美
B、 自然之美与人之审美的统一
C、 道德精神之美
D、 以“意在笔先”为创作特点
宋东坡在《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说:“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这反映出(    )
A、 宋代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
B、 文人画注重文化底蕴、人格精神
C、 文人相轻的社会风气
D、 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艺术革新
中国的汉字简化运动从清末发端,直至新中国建立后才迅速开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
A、 繁体字难识、难读、难写
B、 新中国实行大众的文化教育
C、 新中国成立后强调科学研究
D、 完成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
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这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辨认。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可见,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
A、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B、 “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
C、 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成熟
D、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某地举行画展,讲解员对下面三幅作品进行了介绍,你认为他的介绍错误的有(  )

西汉马王堆帛画    柳青年画《五子夺莲》   朱耷《松鹰图》

A、 三幅作品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B、 第一幅作品体现了西汉儒学独尊,对现实的理性思考日益体现在文学作品中
C、 第二幅作品出现在明清时期,是风俗画的一种形式
D、 第三幅作品的绘画特点是构图不讲究对称,墨色恬淡

材料分析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