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备考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第17讲 辛亥革命

日期: 2025-04-01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的重大事件之一,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 空想社会主义
B、 三民主义
C、 社会主义
D、 马克思主义
民国7年,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发表通电指出:“顾我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军阀)如一丘之貉。”这表明孙中山(  )
A、 尚未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B、 找到了中国革命转型的正确途径
C、 找到了护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D、 开始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
1912年孙中山为南洋路矿学校的题词“造路救国”,该题词体现了孙中山的(  )
A、 联俄联共主张
B、 反帝反封建主张
C、 民主自由主张
D、 发展实业主张
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如图所示)。①处最恰当的填法是(  )

A、 君主专制制度的消亡
B、 保守与激进并存的革命
C、 西方文明礼仪取代陋习
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
孙中山认为共和政体可以让夙著声望的英雄,都能分占一部之长,从而消除如历代中国“地方豪杰”的“野蛮割据之纷扰”的现象。这表明孙中山(    )
A、 认为实行民权主义有其可能
B、 找到了实现国家统一的良策
C、 没有认识到地方割据的根源
D、 意识到割据阻碍共和国的建立
1924年1月,孙中山在阐述“国民党之主义”时指出:“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一日节制资本,”其阐述(  )
A、 具有鲜明的扶助农工的思想倾向
B、 标志着国民各阶层的普遍觉醒
C、 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
D、 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兴起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民主性、革命性。“革命性、民主性”是指(  )
A、 便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B、 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
C、 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D、 有效的限制了总统的权力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A、 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B、 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流血牺牲
C、 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 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在下列辛亥革命的成果中,能全面反映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走上新台阶的是(    )
A、 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B、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始民主宪政的历程
C、 按“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建立新的政权机构
D、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法律层面对人民权利和自由实行保护的是(    )
A、 《资政新篇》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共同纲领》
D、 1954年宪法
20世纪末,有学者在讨论辛亥革命的意义时,认为那时候的中国如果不经革命的剧变,却经由立宪运动逐步演化为宪政体制,即使有一虚君也胜于经历多少年的反复暴力革命。该学者(    )

A、 正确认识到了辛亥革命的不足
B、 认为改良道路是近代中国的最佳选择
C、 主张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D、 忽略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他则倡导包括满族在内的“五族共和”。这种转变说明(    )
A、 孙中山民族国家构想逐渐丰富
B、 民权主义内涵发生变化
C、 孙中山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D、 民族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辛亥革命的纪念。除了1951年、1971年特殊的原因外,每逢辛亥革命十年纪念,党和国家都要以最高规格举行纪念活动。《人民日报》不失时机地发表一系列纪念社论:

时间

社论标题

1961年

《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

1981年

《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

1991年

《继往开来、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

2001年

《发扬辛亥革命精神——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

2011年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摘编自《张海鹏:百年辛亥的回顾、追思与展望》等

材料二:辛亥革命本质上就是一场在特殊有利条件下偶然成功的排满民族主义革命。它摧毁了已经走向了开明专制化的清王朝,却无法建立有效地整合社会的新体制。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用严复的话来说,是“旧者己亡,新者未立,伥伥无归”的社会脱序时代。此后的府院之争,张勋复辟,直到北洋军阀混战,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临时约法体系。这样的制度安排,就只能让中国一步一步走向南北分裂与碎片化。中国从此陷入持续数十年的“弱国家”状态。

——摘编自萧功秦《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多灾多难时代的开端》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