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3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日期: 2025-04-01 二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子的全部能量
B、 当狼把兔子肉同化为自身有机物时,能量便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
C、 当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D、 当物质循环进行时,能量流动早已开始了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C、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信息传递仅发生在生物和生物之间
B、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C、 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D、 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最
B、 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①中的部分能量
C、 ④是指第三营养级遗体残骸中蕴含的能量
D、 一般情况下,③为②的10%一20%
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只含一个食物网
B、 以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属于三级消费者
C、 在任何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捕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
D、 一般说来,营养级越高,该营养级中的生物种类、数量和能量就越少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C、 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
D、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随意增加生物种类,改变其营养结构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有效途径是就地保护
B、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几个层次
C、 大量排放CO2导致全球变暖和普降酸雨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D、 引进外来物种不会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某同学绘制如下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D1)
B、 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C、 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
D、 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B、 使用棉籽壳种植蘑菇,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C、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
D、 对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 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
D、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蓝藻大量繁殖、水华频发,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治理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杀藻剂处理会导致蓝藻细胞发生定向变异
B、 此系统中全部的动物和植物构成生物群落
C、 系统中动植物之间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D、 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资源能减轻水华发生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于标志物脱落导致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比实际值低
B、 某种以大象粪便为食的金龟子最多获取大象20%的能量
C、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降低其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
D、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稳定件高

下列有关如图所示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A、B、C依次表示同一个种群中老、成、幼年龄段的个体数量,则此种群为增长型种群
B、 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则A、B、C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C、 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并且形成A→B→C的食物链,那么A、B、C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
D、 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B、C中不会出现同一生物种群
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人类的广泛重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退耕还林时,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B、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
C、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降低物种多样性
D、 退耕还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为应对“垃圾围城”危机,很多省市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能量循环利用
B、 微生物能分解垃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 垃圾分类处理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 此举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是物质循环中的关键成分

下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 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 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 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 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如图为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1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量散失a3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
B、 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a4
C、 a1、a2、a3、a6中的能量都以稳定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D、 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a6/a2
下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据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100J/(cm2•a)
B、 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80J/(cm2•a)
C、 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5%
D、 从A到E的20J/(cm2•a)属于净初级生产量
下列关于图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狼彻底消失,则兔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B、 ③和④属于兔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C、 狼和兔依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和反猎捕,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 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某区域狼的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记20只,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该区域狼的数量估计为60只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代表生产者,①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 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甲
C、 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为乙、丙
D、 碳元素在甲、乙、丙、丁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在该河流的AB段上,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被大量消耗
B、 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相对于海洋生态系统,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恢复力稳定性
D、 BC段有机物分解后形成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
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 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 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B、 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 ①⑥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D、 图示的碳循环路径缺少Ⅱ、Ⅲ直接到Ⅰ的途径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