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2016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日期: 2025-04-12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记载夏商周时写道:“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材料反映夏商周时期(   )

A、 人们熟知人事与天象息息相关
B、 统治者借神权以加强王权
C、 人们认为有超人间的鬼神世界
D、 社会各阶层普遍注意天象
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 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
B、 文化统一与政治统一之趋势并驾齐驱
C、 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D、 文化发展呈现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的局面
唐初诏令,男20、女15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女13,听婚嫁。其目的是(    )

A、 促进一家一户生产方式的增长
B、 促进男女平等观念的形成
C、 打压早婚早育的传统风俗习惯
D、 恢复社会稳定维护封建统治
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 鸦片战争以前,历代王朝均没有与外国平等交往
B、 鸦片战争以后,仅晚清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不平等
C、 鸦片战争使中西方关系从实质上平等变为不平等
D、 鸦片战争使中西方关系由朝贡体制转向条约体制
1883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行《意外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老年和残废保险法》。这(    )

A、 为工业化快速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
B、 说明帝国议会已成为独立的立法机构
C、 反映出德意志帝国是一个民主国家
D、 证明政治民主化能够促进经济工业化
近代著名报纸《大公报》在《毛泽东先生来了》一文中写道:“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一报道反映出(    )

A、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地谋求和平
B、 国共合作、和平建国成为中外共同的期盼
C、 抗战胜利极大地提高了共产党的社会地位
D、 大众传媒是影响当时形势政局的重要力量
1954年10月5日,董必武向中共中央递交的专题报告中提出:应加紧在中科院设立法学研究机构,建议由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担负具体筹备责任。此报告的背景是(  )

A、 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
B、 国家正在准备制定新的宪法
C、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急需法律保障
D、 中央提出了发展科学文化的“双百方针”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下列关于新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先改革后开放,以国内改革带动对外开放
B、 去苏联模式,开创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
D、 始终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64年,曼彻斯特兰开郡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769年,曼彻斯特的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并取得专利权

18世纪80年代英国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加工来自亚洲、美洲等地的棉花

1775年,阿克莱特申请到梳棉机、曲柄梳棉机、粗纺机和进料器的发明专利

1789年,曼彻斯特纺织厂开始装备蒸汽机

1830年,建成利物浦至曼彻斯特铁路

1830年,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达99家,拥有全国棉纺织工业的四分之一

1853年,曼彻斯特由“镇”改“市”

1885年,曼彻斯特人口为37万,1888年达到50万

1887年,曼彻斯特开凿通海运河,1894年通航,运河长58公里

——根据钱乘旦等著《英国通史》整理

材料二:171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分公司;随后比利时、荷兰、瑞典相继在广州设办事机构

1757年,乾隆帝下诏,只允许外国人在广州交易

19世纪初,欧洲人在广州创办《广州纪事》、《广州市场行情》、《英华年鉴》、《中国商贸指南》、《中国丛报》等期刊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为商埠,并允许英国在广州派驻领事

1861年,英、法在广州沙面设租界,以后陆续兴建电力厂、自来水厂、水塔、教堂、邮政局、电报局、医院、消防班、清洁队等公共事业机构,还有公共娱乐设施如沿江公园(英法各一个)、网球场、影剧院等。

1862年,华侨黎先生在广州创办“万隆兴行”,经营进出口业务,是近代华侨投资之始

1879年,华侨卫省轩在广州文昌沙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火柴厂

1890年,华侨黄秉常在广州创办中国第一家电灯公司

——据《广州历史大事记》整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关陇集团”和“关中本位政策”是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概念,它对于研究北朝隋唐社会政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材料一:“有唐一代三百年间其统治阶级之变迁升降,即是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所鸠合集团之兴衰及其分化。”“当李唐初期此集团之力量犹未衰损,皇室与其将相大臣几全出于同一系统之阶级,故李氏据帝位,主其轴心,其他诸族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而将相大臣与皇室亦为同类之人,其间更不容别一统治阶级之存在。”“宇文苟欲抗衡高氏及萧梁,除整军务农、力图富强等充实物质政策外,必应有精神上独立自成一系统之文化政策……以关陇地域为本位之坚固团体。此种文化本位政策,范围颇广,包括甚重,要言之,既阳傅周卒经典制度之文,阴适关陇胡汉现状之实而已。”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940年)

材料二:武则天破坏集团的工作首推科举制,大倡文辞之科破格用人,而文辞之科的进士科地位远胜明经科,这与关陇集团推崇的华夏正统经学治国理念也是大相径庭的。她开设武举科,也对军功贵族世袭在观念及实践上给予巨大冲击。武则天还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东移到洛阳,改变关中本位政策下以长安为信仰中心的格局。她还以婚姻为纽带,缔结“李武韦杨婚姻集团”,以武氏寒族介入关陇集团,在文化层面把已经不占优势的关陇集团进一步拖下来,原来的胡汉精英集团堕落的速度加快了。

——曹印双《试析陈寅恪先生的关陇集团概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北朝鲜开始进攻的时候,杜鲁门和艾奇逊……命令在东京的麦克阿瑟向南朝鲜部队运送军队。随后杜鲁门就采取了遏制行动,他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美国又紧急召集联合国安理会会议,美国提出的决议以9:0获得通过(苏联并未出现):把北朝鲜人定为侵略者,并要求停战,双方退回到三八线;要求所有成员国向韩国提供所有尽可能的援助以赶出侵略者。两天之后,杜鲁门命令美国空军和海军采取行动。

——(美)沃尔特·拉费伯尔《美国、俄国和冷战》

材料二:在1961—1973年这12年里,大约有5.8万美国人死于印度支那冲突。这场战争的财政负担,粗略估计高达1 500亿美元。预算赤字的结果导致出现疯狂的通货膨胀,其对美国经济的破坏力持续了整整一代人。美国长期卷入印度支那的社会和政治后果几乎无处不在:对政府犬儒主义政策的批评,由于政府官员理想化和乐观的宣言与可以在每天的电视新闻中看到的越南丛林里的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信誉鸿沟”而火上浇油……在返回美国的退伍老兵中存在的社会和心理创伤,诸如滥用毒品和心理疾病,导致了被精神病专家称为“战后创伤性压力失调症”的出现。

——摘编自(美)威廉·R.科勒《20世纪的世界》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