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北京市密云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13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 稀有气体   
B、 氧气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蔗糖水   
B、 牛奶   
C、 米粥   
D、 豆浆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苹果腐烂    
B、 金属生锈
C、 橙子榨汁    
D、 木柴燃烧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 铁丝   
B、 木炭   
C、 蜡烛   
D、 红磷
固体二氧化碳可作为制冷剂,其俗称是(   )
A、 小苏打   
B、 消石灰   
C、 干冰   
D、 冰
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
A、 O2   
B、 2O   
C、 2O2-   
D、 2O2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检查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    
D、 取用固体
下列物质可用于去除铁制品表面的锈的是(   )
A、 氧化钙   
B、 氢氧化钙   
C、 稀硫酸   
D、 碳酸钠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
A、 浓硫酸   
B、 浓盐酸   
C、 氢氧化钠   
D、 氯化钠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 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 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比a物质的溶解度大
C、 M点表示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 升高温度可以将a、b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填空题

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甲烷——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很强大(节选)

据记载,我国是最早发现并使用甲烷的国家,《易经》中就谈到“象曰:泽(沼泽)中有火。”

什么是甲烷呢?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如图)。标准状态下的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甲烷与全球变暖有关吗?

甲烷也是一种温室气体。甲烷的浓度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如何?它与 CO2的温室效应哪个更强呢?科学家做了以下研究。

实验一:甲烷与CO2温室效应的对比探究如图,分别收集两瓶相同体积的甲烷气体和CO2气体,用温度传感器穿过塞子中间的小孔插入玻璃瓶中。将2瓶气体放在室外的阳光下,打开数据采集器,每秒采集一次数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图:

实验二:不同体积分数的甲烷的温室效应的对比探究

仍然采用实验1的方法,分别收集下列四种体积分数的甲烷样品进行实验,表中为此实验的平均值。

不同体积分数甲烷在阳光照射下的平均温度

甲烷体积分数

18%

36%

48%

64%

太阳光照射时甲烷的平均温度/˚C

28.4

30.1

31.7

32.8

甲烷从哪里来?

大气中甲烷的 30%~40%是由自然源引起的,70%左右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如:化石燃料开采过程中泄漏;种植水稻其根部的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下转化形成的甲烷;饲养的牛等反刍动物其食物在消化过程会产生甲烷;固体的垃圾填埋等。

回答下列问题:

流程题

实验题

科学探究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