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2016届江西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教师用卷)

日期: 2025-04-09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中体西用后来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从中得出的认识有(    )

A、 中体西用是近代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成功选择
B、 中体西用的提倡者并不反封建
C、 中体西用的提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D、 中体西用遭到近代士人的反对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一点点发生变化,把脸转向欧洲,而背却开始对着帝国。这时英国对自身国际地位的重新界定,标志着在大约500年中一个历史性的大转变。这里的大转变指(    )

A、 16世纪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B、 19世纪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 一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大国
D、 二战后英国失去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下图漫画出现的背景可能是(    )

A、 一战前德国与奥匈帝国联合勾结
B、 一战后英国维护德国来限制法国
C、 二战前美国对日本实行绥靖政策
D、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包庇政策

综合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卢作孚(1893—1952年),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出身于贫民家庭,小学毕业即因家贫辍学,但他从少年时代起就胸怀报国大志,发奋自学,先后做过教师、记者,后投身于“实业救国”的事业,白手起家创办了著名的民生实业公司。在他领导下民生公司由弱到强,1935年挤垮了美国捷江公司和英国轮船公司,将列强势力逐出了川江。1938年秋,武汉失守,大量后撤重庆的人员和迁川工厂物资近10万吨,屯集宜昌无法运走,不断遭到日机轰炸。卢作孚亲自指挥,经过40天的奋战,终于在宜昌失陷前,将全部屯集的人员和物资抢运到了四川。这次抢运行动被誉为中国的“敦克尔克”撤退。1945年卢作孚赴美参加国际通商会议,提出维护我国航运利益的三条议案,获得大会的一致通过……

材料二:“卢作孚先生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实业家。他以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为己任,追随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实现其‘实业救国’的主张。……卢作孚先生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历经艰险,呕心沥血,经营有道……卢作孚先生还是一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家。他重视人的因素,重视员工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张用人唯贤。‘民生公司’和‘民生精神’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企业文化建设卓有成效的典范”。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