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云南省昭通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16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汽油挥发   
B、 干冰升华   
C、 蜡烛燃烧   
D、 冰雪融化
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


A、 分子可以再分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   )

A、 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 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决定元素种类的主要是原子的(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
A、 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B、 讲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C、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     
D、 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蒙牛”优酸乳   
B、 “雪花”啤酒   
C、 液氧   
D、 清新的空气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 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C、 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D、 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粒子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称量固体
C、 检查气密性   
D、 加热液体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S +O2 SO2   
B、 2HgO 2Hg + O2
C、 3CO + Fe2O3 2Fe + 3CO2   
D、 2HCl + CuO CuCl2 + H2O
下列实验的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不安全的是 (       )
A、 加油站、纺织厂严禁烟火   
B、 进入深洞前先做灯火试验
C、 液化气泄漏时开灯查找漏气部位   
D、 禁止旅客将汽油、鞭炮等带上飞机
2015年10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   
B、 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D、 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
A、 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B、 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燃烧等
C、 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等
D、 危害: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 该实验可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D、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填空题

实验题

科学探究题

计算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