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江苏省无锡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日期: 2025-04-01 水平会考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表为南方沿海某乡的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这反映了该地(    )

时期

迁出

他乡种田

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出国从事工商业

1880—1911年

156

0

118

38

A、 现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B、 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 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D、 农村经济结构在缓慢变动
1927年11月后,诸如“暴动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地带”等词语频繁在中国共产党的文献中出现。这说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 完全放弃了俄国革命模式
B、 开始认识农民革命的力量
C、 左”倾错误思想占主导
D、 对革命道路有了新的认识
下图为中国近代一幅宣传画,下列最符合此画寓意的标题是(    )

A、 “国民齐心共革命”
B、 “将革命进行到底”
C、 “团结抗战到底”
D、 “中国是我们和日本战斗的第一个盟友”

判断题

材料分析题

中国古代的商业思想(政策)因时而变,折射出封建社会各个阶段不同的发展态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当权者都能看到商业在图霸、兴业中的作用,卫文公为发展经济“务财训农,通商惠工”,晋文公也实行“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的政策。

——万李义、孙涛《春秋时期私营商业兴起之原因浅析》

材料二: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三:两宋的商品经济远远超过以往各个朝代,国家的商业政策不得不作出调整。宋朝早在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就“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征商则例及创收”。并明确规定“场务(征税机构)不即(及时)检税,若收纳力胜过数,各杖一百;留滞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因而乞取财物,赃重者,徒一年。”政府通商惠工的政策措施鼓励了人们经商的积极性,国家虽有明令减免商税,但税额反而增加。

——摘编自冯芸、吴臣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

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