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北京市通州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7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商鞅变法的这项措施(  )
A、 开创了先进的政治制度
B、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 改变了旧的土地所有制
D、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秦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对我国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A、 命蒙恬反击匈奴
B、 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C、 郡县制的推行
D、 统一东南、岭南等地
下表所示是历史上某位皇帝改革措施的一部分。这部分措施的历史意义是(  )

A、 推动经济发展
B、 促进民族交融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实现南北统一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

A、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B、 大一统局面的开创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繁荣开放的社会
图是一幅残损的某朝代疆域图,该朝代是(  )

A、 元朝
B、 宋朝
C、 唐朝
D、 明朝
从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君主制发展的趋势是(    )

A、 君臣礼仪的规范
B、 君主专制的削弱
C、 君臣关系的融治
D、 君主专制的强化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出现了下图所示现象。从图中我们直接可以看出新航路的开辟(  )

A、 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B、 促进了物种交流
C、 促进人文思想诞生
D、 地圆学说被证实
导致以上誓词发生变化的文件是(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下图是对近代西方某一政治文件的介绍。该文件(  )

A、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 宣告了美国的独立
C、 指导了法国大革命
D、 实行了三权分立
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历史影响是(  )
A、 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B、 都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
C、 都促进了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D、 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导致下图现象出现的关键发明是(  )

A、 珍妮机
B、 万能蒸汽机
C、 汽车
D、 发电机
以下表格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

A、 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 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C、 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D、 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图这本书最早刊行于1848年,它的问世标志着(  )

A、 人文主义出现
B、 马克思主义诞生
C、 列宁主义诞生
D、 斯大林模式形成
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20亿美元修建了以下工程。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新经济政策
B、 美国独立战争
C、 罗斯福新政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下面的知识卡片概括的是哪位科学家的成就(  )

A、 阿基米德
B、 牛顿
C、 达尔文
D、 爱因斯坦
下图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其中的①②代表的史实是(  )

A、 日军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战役
B、 雅尔塔会议召开;斯大林格勒战役
C、 慕尼黑阴谋;诺曼底登陆
D、 凡尔登战役;诺曼底登陆

综合题

工业・交通・城市

材料一: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东部海岸城市迅速实现区域城市化,东北部城市的繁荣为西部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由于运输条件改善,运河和铁路快速兴建,贸易、商业发展迅速等因素,移民在西部进行的开发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农业的革命提高了农业产出的效率,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就转向西部去寻找新的可开发的土地,其中一部分来到城市找工作,成为推动西部城市发展的一支力量。尽管内战前的美国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城市化国家,战前的三十年时间却是美国城市发展速度最快的三十年。

——摘编自董革非著《美国城市化进程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20世纪初传统有轨电车运营里程数(千米)

材料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在钢铁、汽车、船舶、电器等许多重要生产领域,日本都名列世界前列。日本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完成了汽车普及化。到1992年7月,日本各类汽车的总拥有台数已达到6000万台,不但导致空气污染,而且交通拥堵日趋严重。

——摘编自李蓉蓉、郭惠斌等著《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

材料四:1994年,加拿大环保学者克里斯・布拉德肖首次提出了“绿色交通体系”的概念,并对绿色交通工具进行优先性排级,依次是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共乘车、单人驾驶自用车。绿色交通旨在减少个人机动车辆的使用;提倡步行,提倡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减少高污染车辆的使用;提倡使用清洁干净的燃料与车辆。

——摘编自何玉宏《城市交通发展的绿色转向》

冲突・结盟・共赢

材料一:

这场战争中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废,饿死、病死者大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大量的房屋、铁路、桥梁、工厂、农田遭到破坏。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摘编自吴于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二: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卷入战争,参战人员1.1亿,双方死伤0.9亿,直接经济损失40000多亿美元。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联合国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四:“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刘全智《“冷战”史》

材料五: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更是温暖了世界。

——摘自新华网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