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20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周公强调,天命的转移并非不可把握,上天实际上是以德的要求来检验下界统治者,想要长久保有天命,就必须吸取前代和祖先执政的经验教训,时刻敬天、明德、保民。周公的这种天命观(    )
A、 意在阐释周人代商取得统治的合法性
B、 强调脱离天命关注现实政治的重要性
C、 蕴含着中国古代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
D、 成为后世统治者强调仁政的理论来源
唐代士人将“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称为“平生有三恨”。宋代士人把“入翰林,加金紫,知贡举”,叫做“平生美事三者并集”;把“不历中书”、未拜相,叫做“生平不足”。据此可知唐宋社会(    )
A、 由世俗贵族社会逐渐向平民社会转化
B、 科举制发展使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C、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价值追求的变化
D、 从以门阀为中心转化为以品官为本位
《大明律》专设《禁止搬做杂剧律令》,不准艺人在民间戏曲中扮演程朱形象,违令者都按亵渎圣贤治罪。程颐、程颢和朱熹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贤偶像。这表明明代(    )
A、 圣贤崇尚成为社会生活主题
B、 国家机器与意识形态相统一
C、 民间艺术受到政府严格管理
D、 主流思想与世俗文化相冲突
1911年,“民族”一词在《申报》可检索出的条目为243条;1925年为502条;1928年、1936年分别增加到1119,1507条;1939年达到2369条。这表明(    )
A、 民族危机驱动下民族观的转型
B、 近代化推动下民族自信心增强
C、 近代报刊引领了思想观念变革
D、 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影响日增
以下为华中根据地和人民军队进军路线示意图。该图所示信息表明(    )

A、 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B、 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
C、 抗日军民对日寇局部反攻
D、 民主革命正走向全面胜利
古希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在《骑士》中有一段“通过一个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政治职位”的对话。对话表明作者(    )

A、 意在讽刺统治者的愚昧无知
B、 表达对社会等级分化的不满
C、 对社会道德沦丧的严厉谴责
D、 揭露和批判政治制度的弊端
20世纪50,60年代,苏联一方面宣传亚非拉独立国家走“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理论,另一方面为新兴国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此举旨在(    )
A、 扩大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B、 排挤老牌殖民国家的势力
C、 与美国的全球战略相抗衡
D、 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商人按经营类别分属不同的“行”(行会),行会作为政府助手,发挥着控制和管理商人的作用。明代,远离故土经商的人越来越多,需要把同乡人团结起来互相帮助,于是,除了原有的“行”以外,又出现了以血缘和乡谊为纽带的商帮、会馆。有的富商大贾通过这些商人组织的号召力与官僚分庭抗礼,一个商帮往往是一方经济势力的代表,他们的活动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方方面面。

——摘编自《试论我国封建社会商业行会的不同特点》

材料二:1900年,清商务大臣盛宣怀提出:要“效法西欧,振起商战……尤以创设商会为入手要端。”1904年,商部上奏清廷:“纵览东西诸国,交通互市,殆莫不以商战至富强。而揆厥(揣摩)由来,实皆得力于商会。”成立商会能够“通商情、保商利。”根据商部的意见,清廷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等文件,成为商会成立的法律依据。到1906年,我国各地已建立商会、商务总会110个,逐渐成为各地区商人的组织。

——摘自《商会的历史演变》

材料三:到1988年,全国工商联作为民间商会,成为国营、集体、私营、“三资”等各类工商企业携手发展的社团组织。各地工商联参加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研究,积极进言建议。同时,并积极反映并参与解决与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的用地、乱收费、乱募捐、财产安全、法律保障等问题。90年代中期,工商联已同海外5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个工商社团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发起成立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会合作联盟,71个国家的80多个商会都加入联盟中来。

——摘编自《改革开放后中国商会的崛起与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专利制度发展大事记

1449年,英国国王授予制造彩色玻璃的方法专利。

1474年,威尼斯共和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到16世纪,提水机、碾米机、运河开凿机等工业发明陆续被授予10年的特许证。

1551年,法国、荷兰和西班牙也涌现一些专利。

1561~1590年,英王批准了有关肥皂、纸张、皮革等物品制造方法的50项专利。

1623年,英国颁布《垄断法规》,授予新制造品的真正发明人以专利证书和特权,这被认为是具有现代意义的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欧美国家纷纷效仿。

1790年,美国以宪法为依据,颁布专利法。其后,法国(1790年)荷兰(1809年)俄罗斯(1812年)墨西哥(1840年)巴西及印度(1859年)阿根廷及意大利(1864年)德国(1877年)日本(1885年)等国先后颁布。

1883年,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等14国签订《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1886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10国签署《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1893年,以上两个组织执行管理的国际局合并成立保护知识产权联合国际局。

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建立。

1974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为联合国组织系统的一个专门机构。

1994年,世贸组织成员国签署《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199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同世贸组织签订合作协定,扩大其对全球贸易的管理作用。

——据《西方专利制度发展历程简论》等

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依据世界专利制度发展大事记,对专利制度发展进程进行合理分期,并简要阐释分期的依据。(要求:以世纪或年代或××后等表明分期,表述明确,阐释准确清晰。)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