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南雄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模拟卷

日期: 2025-04-01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土地改革时,最能体现新中国政府对地主阶级进行改造的是(    )
A、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耕种
B、 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 分给地主一份应得土地
D、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海南省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发区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C、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

观察下列示意图,造成1958﹣1960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改革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    )

A、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C、 实行土地公有制
D、 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
B、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C、 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中共中央果断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深得民心
D、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标志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    )

A、 中共八大的召开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 中共十五大召开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造成图中B点到C点经济发展状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一五计划的实行
D、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

A、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 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分析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 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材料二: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商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的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曾放出了许多离谱的农作物高产“卫星”。其中,河南西平县和平农业社小麦高产7320斤,湖北麻城县建国农业一社早稻亩产36956斤,广西环江县红旗公社中稻亩产130434斤10两4钱,在当年诸多的“卫星”中特别耀眼,更有一个惊人的“卫星”口号“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匹毛驴拉不动”。

材料四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摘自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