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产生有毒气体;②产生噪音;③产生粉尘;④易发生火灾;⑤易发生人身伤害。
①“测量七年级上册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时,改变入射角,多次测量
③“研究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时,对多株植物进行多次实验
④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让不同质量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
⑤“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实验步骤:
①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
②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6组并分别调整到20℃、30℃、40℃、50℃、60℃、70℃;
③在每支试管中加入少许等量的在对应温度下处理过的玉米子粒提取液(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保持各组温度20min;
④向各试管反应液中分别滴入2滴碘液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⑤重复(一)~(四)实验步骤5次,只是每次实验时间延长10min。
b.结果分析:
①通过分析各试管中颜色变化来确定淀粉剩余量,从而确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②将淀粉剩余量换算成生成物的量,绘制出不同温度下生成物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一。
回答问题:
表一1楼到10楼的实验数据
时间t(秒)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压力计的示数F(牛)
11.5
11.0
10.5
10.0
9.5
9.0
8.5
表二10楼到1楼的实验数据
【信息资料】本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0.09g/L。
【实验过程】
步骤I: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步骤Ⅱ:倾斜Y形管,使样品充分反应,测的生成气体积为55.6mL。
步骤Ⅲ: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90g。
表:1000米跑成绩分值对应表
时间
3‘25“
3‘35“
3‘45“
3‘55“
4‘05“
4‘15“
4‘25“
4‘35“
分值
注:‘表示分,“表示秒,如3‘25“表示3分25秒
表一:某扫地机器人的部分数据
额定工作电压
12V
额定功率
30W
工作噪音
<50dB
清扫100m2运行时间
50min
表二:某传统吸尘器的部分数据
220V
1400W
75dB
1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