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2017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作者UID:6456658
日期: 2024-06-17
中考模拟
选择题
综合题
探究问题。

材料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曾这样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世界。今天,我们也生活在一个矛盾的世界之中。……有一种观点把世界乱象归咎于经济全球化。……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当然,我们也要承认,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当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的时候,全球经济“蛋糕”不容易做大,甚至变小了,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感受到压力和冲击。反全球化的呼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足,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

材料二:2016年6月23日的英国脱欧公投和11月9日的美国大选,标志着封闭社会的回潮已经淹没了今日世界。英国选民们高呼“夺回控制权”;美国选民则被特朗普“让美国重新伟大”的口号吸引,而支撑这两个口号的就是驱赶和限制外来移民、提高关税和从现有的安全或经济联盟中逐步退出或承担更少的责任。……向封闭社会倒退的号角四处吹响,上世纪60年代……经济全球化形成的文明外壳,已经在它们的发源地决堤。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1971年10月,朝鲜《劳动新闻》发表社论说:“尽管美帝国主义推行封锁孤立政策,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却不断加强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军事威力,成长壮大为巍然屹立在亚洲大陆的社会主义强国,……。因此,最近几年,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并同它建立外交关系已成为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昂首阔步走向联合国》

材料二: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诉中国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对“南海仲裁案”作出所谓最终“裁决”,判菲律宾“胜诉”,声称中国对南海海域没有“历史性所有权”。对此,中方多次声明,菲律宾共和国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仲裁违背国际法,仲裁庭没有管辖权,该判决是无效的,没有约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中国的正当立场得到来自近120个国家和240多个不同国家政党的支持。

材料三:新年伊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受到多国媒体高度评价。他指出:中国有句古语叫“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也为全球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战略,将自身发展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