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江苏卷)

日期: 2025-04-01 高考真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
A、 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 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 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 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 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观察时事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见下图),对其涵义理解正确的是(    )

A、 夫唱妇随赴战场
B、 抗战流血不流泪
C、 国共北伐齐协力
D、 解甲归田喜而泣
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为着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来(    )
A、 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
C、 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为前提
D、 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
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见下图),对这幅漫画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B、 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
C、 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D、 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 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C、 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 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    )
A、 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
B、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
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D、 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各州批准宪法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当时的美国(    )

A、 联邦体制确立经历艰难历程
B、 各州的矛盾和分歧已经消除
C、 南方与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
D、 邦联政治体制尚未正式建立
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
A、 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B、 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C、 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D、 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广泛,只有朝廷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

——王恩全《论中国汉字的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

材料二: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

——陈虹《器物载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

材料三: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喃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的体现。

——摘编自王锋《追寻汉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足迹》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