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日期: 2025-04-15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材料旨在强调(    )

A、 洋务官员思想的落后性
B、 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
C、 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
D、 近代工业化道路偶然性
1982年,我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发展到41184个。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C、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成为偕主的台阶。”据此可知雅典(    )

A、 用民主方式对待民主的敌人
B、 城邦体制下人们心胸狭窄
C、 开启了民主政治的鼎盛时期
D、 官僚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
下表为德国劳动力比重变化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882年

42%

39%

19%

1907年

35%

42%

23%

A、 德国农业经济渐趋衰退
B、 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 德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D、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美国学者福勒认为“因权力、财富影响分配不公以及大国不尊重小国引起的世界性冲突大大超过基督教、儒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文明冲突。文化是表达冲突的载体,而非原因。”材料旨在强调(    )

A、 权力、财富分配不公现象较普遍
B、 世界冲突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利益
C、 宗教冲突在当今世界已基本消除
D、 文化的冲突只是表达冲突的载体

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阅读史,是一部以“仕”为主体的阅读史,阅读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甚至还规范了经史子集学习的先后顺序。但是,伴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带来纸质书籍的“贬值”,加之科举制度的实行,阅读权力也从绝对垄断到有限控制。藏书和阅读不再是王宝和官吏的专利,民间藏书数量和读书的人数逐渐增多,书籍种类和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著书立说,还是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历代读书人,发奋苦读,求取功名,其目的都只是期待有朝一日.能“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学而优则仕”无疑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最佳出路。

——摘编自郁红梅《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演进》

材料二:晚清的阅读革命经过了一个较长的酝酿期。新式媒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类书刊的增加,为阅读革命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条件,但并未使潜在的阅读革命转化为现实。甲午一役后.为了救亡,士大夫阅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关注的焦点正由内而外、由古而今,推崇的学问家由诸子百家转为卢梭、孟德斯鸠等,士大夫津津乐道的关键词正由仁义、纲常、名教而转为民权、自由、革命等。一场外力推动型的“阅读革命”正悄然兴起。

一摘编自闾小波《论晚清阅读革命的兴起及政治功效》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