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福建省泉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生物中考仿真试卷

日期: 2025-04-15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对健康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慢性疾病的预防要注意做到饮食均衡
B、 吸毒者静脉注射毒品易感染艾滋病病毒
C、 吸烟对自己有害,对周围的人也有害
D、 喝酒能提高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血管功能
下列有关被子植物的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有机物全由子叶提供
B、 只要环境条件适宜,种子就能萌发
C、 幼根的生长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
D、 移栽幼苗时,根部带有土团是为了遮光
生物在生存发展中,形态结构会发生一些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化。下列生物的特征不是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是(  )
A、 骆驼一般不出汗,而且尿液非常少   
B、 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C、 仙人掌茎变得非常肥厚,叶成刺状   
D、 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
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似的是(  )
A、 菜粉蝶
B、 蝼蛄
C、 蜜蜂
D、 蚊子
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

A、 生物数量多样性
B、 遗传多样性
C、 物种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如图的植物应该属于   植物.在阳光下,有4种物质进出叶片.其中人类生命活动不需要的是____,能储存在果实里并能提供能量的是(    )

A、 被子植物,物质1,物质4
B、 裸子植物,物质2,物质4
C、 被子植物,物质3,物质2
D、 蕨类植物,物质l,物质3
下列关于缩手反射说法错误的是(  )

A、 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 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C、 是一种简单反射
D、 若传出神经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则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人体完成伸肘动作,肌肉的配合情况是(  )

A、 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收缩
B、 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舒张
C、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 )

A、 蚂蚁觅食
B、 黄蜂筑巢
C、 鹦鹉学舌
D、 青蛙鸣叫
动画片“猫和老鼠”深受儿童喜爱,下列能正确表示猫和老鼠的基本结构层次的是(    )
A、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 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个体
C、 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
D、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不属于肺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
A、 肺泡壁很薄
B、 肺泡外缠绕着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 肺泡有较强的弹性
D、 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
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的细胞结构是(  )

A、 细胞质
B、 细胞膜
C、 液泡
D、 细胞核
有关学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一种生物有时也可能会有几个不同的俗名和学名
B、 学名是由两个字所组成,而前一字表示该生物的种名
C、 通常种名是名词,而属名是形容词
D、 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
在正常状态下,下列人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一组是(  )

A、 卵细胞和受精卵
B、 体细胞和精子
C、 体细胞和受精卵
D、 体细胞和卵细胞
在生命起源过程的研究中,米勒实验可以说明(    )

A、 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
B、 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D、 在紫外线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原始生命
下列哪一项不是蒸腾作用的意义(  )

A、 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
B、 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C、 促进根吸收水分
D、 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人体心脏中参与肺循环的两个腔是(  )
A、 左心房和左心室
B、 右心房和右心室
C、 左心房和右心室
D、 左心室和右心房

多选题

判断题

综合题

填空题

科普阅读题:

1897年,人们发现了志贺氏菌,又称痢疾杆菌。感染这类细菌后,常导致水样便、急性腹痛、发烧等。志贺氏菌每年引起大约1.63亿人患严重痢疾,并夺走超过100万人的生命,可谓是臭名昭著!

众所周知,抗生素是人们对抗这些恶魔的有力武器。但因为这些武器被滥用,许多细菌出现了耐药性,其中一些细菌甚至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成为“超级细菌”。人们如何抵抗愈发猖獗的耐药菌呢?

在自然界中,生存着一种噬菌蛭弧菌(下面简称蛭弧菌),它以其他种类的细菌为食。“捕食”的对象正是多种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其“捕食”过程如图。

目前,人类没有发现与蛭弧菌相关的疾病报道。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以菌治菌”的设想,即利用蛭弧菌去抗击病原菌的感染。但蛭弧菌本身也是一种细菌,动物的免疫系统如果发现它们,会怎样对待这些“友军”?

科学家用斑马鱼做了研究。在预实验中,将蛭弧菌注射进斑马鱼的后脑,24小时后,这些斑马鱼全部存活,而且后脑内的蛭弧菌数量逐渐减少。这样来看,蛭弧菌和斑马鱼短期内的“和谐共存”是可以达到的。

接下来,研究者开始了“以菌治菌”环节。他们先向一群斑马鱼的后脑接种了致死剂量的志贺氏菌,然后对其中的部分斑马鱼再注射蛭弧菌。研究者发现,相比于对照组,注射了蛭弧菌的斑马鱼后脑内志贺氏菌大量减少,72小时后斑马鱼的存活率也更高。

在此过程中,斑马鱼的免疫系统也没闲着:白细胞探测到蛭弧菌后,它们会聚集到注射部位将蛭弧菌吞噬。这看起来是“恩将仇报”,但免疫系统其实也是在尽忠职守。随后,研究者利用药物削弱了斑马鱼的免疫系统,再用志贺氏菌感染它们。这时,尽管蛭弧菌依然神勇,斑马鱼的存活率却明显下降,这说明免疫系统并不只是在拖蛭弧菌的后腿。

至此,研究者认为,在抗击志贺氏菌感染时,蛭弧菌和斑马鱼免疫系统能巧妙地“配合”:蛭弧菌对志贺氏菌的“捕食”开始得非常迅速,能够在感染初期控制住志贺氏菌繁殖的势头,帮免疫系统减轻应对的压力。而等到大批白细胞赶来时,蛭弧菌已经饱餐过一顿,收拾志贺氏菌余孽的工作,免疫系统自己也能完成好。

在耐药菌问题愈发严峻的当下,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找到新的应对手段。前景越令人期待,研究者的推进工作也越要细致周密。蛭弧菌能不能真正作为“活的抗菌药”加入人类与病原菌的战争当中,我们将继续关注。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