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的自白书》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4-06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基础题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2010年4月25日至5月10日麻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麻城杜鹃旅游文化节”的活动,使“杜鹃花城”的名声响彻云霄
B、 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C、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D、 玉树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
B、 歌曲“最炫民族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C、 “我本来是没有计划使用林书豪的,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纽约尼克斯主教练说:“是他站出来抓住了机会。”
D、 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他瞒着老师和同学悄悄地把卫生包干区打扫得干干净净。
B、 去年八九月间,香港特区政府对金融巨鳄绍罗什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C、 一行人在总经理的带领下,来到希望小学,给我们的同学送去了一万元现金和一批捐赠物。
D、 作家只有深深的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出反映我们时代的作品。那种离开泥土的天才作家是没有的。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对于这种盲目投资、虚掷钱财的行为,迄今在有些部门仍未得到制止。
B、 在滴水成冰的冬季,筑路大军冒着料峭的北风在工地上紧张地劳动着。
C、 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D、 以计算机、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传统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独特性。
下列对课文《我的自白书》的理解有误的一组(    )。


A、 《狱中书简》中没有描绘监狱的黑暗与残酷,而是描写了一些美好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说明监狱的生活环境很好,文中的主人公生活得很幸福。
B、 《我的自白书》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个革命者视死如归、甘愿牺牲个人利益的献身精神。
C、 《牛虻就义》中对刑士兵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牛虻视死如归,大无畏的革命气概。
D、 《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三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愿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心声。
下列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 《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是. —民主人士—邹韬奋
B、 《绞刑架下的报告》-- 契克夫-- 捷克作家.
C、 《我的自白书》—陈然-- 革命者.
D、 《牛虻就义》-- 伏尼契-- 爱尔兰女作家.

阅读题

阅读理解。

      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他实在也说不出。明代的学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上面写道:

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看来这个学规中,除了“不出门户”的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夕卜,一般都是很好的见解。事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工夫,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阵子又放松了,这就是“或作或辍,一暴十寒”的状态,必须注意克服。吴梦祥的这个学规对我们今天仍然有一些用处。

  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特别是朱熹等理学家总喜欢搞这一套。但是其中也有的不是学规,而是一些经验之谈。如陈善的《扪虱新话》一书写道: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用现在的眼光读这一段文字,也许觉得他的见解很平常。然而,我们要知道,陈善是南宋淳熙年间,即公元12世纪后半期的人。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说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这样,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要用得灵活,即所谓“透脱”。你看他的这些主张,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他的这个主张,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因为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而提出了这种主张,我想这还是值得推荐的。

  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如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接着,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①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