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湖南衡阳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作者UID:7026178
日期: 2024-06-26
中考真卷
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
历史判断(共5小题10分。)
读图说史(共1小题10分)
综合探究(共3小题40分)
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民生问题与经济的发展成治变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

——刘辰翁《宝鼎现.春月》

笑筵歌席连昏昼,任旗亭、斗酒十千。

——柳永《看花回(二之二·大石调)》

材料二: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竟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材料三
                                  中国城镇居民拥有电器统计(台/百万)

 1895年1990年1995年1998年2000年
影碟机   16.0237.53
电冰箱6.5842.3366.2276.0880.13
洗衣机48.2978.4188.9790.5792.52
彩电17.2159.0489.79105.43116.58

材料四:“中国梦”是建成社会主义現代化国家之梦。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时,継续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从而明确了“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即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由此,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成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摘自《学理论·上》)2014年第01期

人才选拔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像当代知识分子多数参加过高考一样,科举时代读书人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只是少数……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无论是在考试内容上,还是在实施环境上,都有根本的差异,但两者采用公开考试、公平竞争的精神却是相同的。

——摘自《中国科举文化》

材料二: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和中西交流的密切,人们看到科举考试的狭隘之处,“所举非所用,所用非所举”,认为新式学堂教育才是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开启民智的正途。“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1871年日本政府成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技术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教学内容也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教育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二战后,日本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注重人才培养。教育经費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所占比重超过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有1/3以上的成年人受过大学教育,工程师在人口中的比例居世界之首。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教材

材料四: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有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現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暑,现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政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摘自《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