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9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日期: 2025-04-01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75分,每小题3分)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 地方实行郡县制,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 郡县制开中国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东汉末年为“天下三分”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   )
A、 马陵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从材料中不能解读出的信息是(   )
A、 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B、 明朝国力强盛
C、 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
D、 郑和传播了和平和友谊
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请你为其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A、 中国人民的抗争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
C、 中国人民的探索
D、 中华民族的崛起
一战前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繁荣的局面,被称为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下列对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繁荣”的原因表述错误的是(    )
A、 辛亥革命的胜利,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B、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振兴工商的措施,激发投资热情
C、 一战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
D、 近代民族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其中钢铁行业发展最为迅速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指的是(    )

A、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观察表格,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国家

总人口

(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

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

75%

25%

中国(1851年)

约43200

89%

11%

A、 英国的城市化水平最高,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B、 中国城市化水平最低,主要由于人口太多
C、 工业化是近代化国家城市化的基础
D、 法国没有进行工业革命,所以城市化水平不高
1953年元旦,《人民日报》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这说明(   )
A、 我国人民独立自主建设新中国
B、 我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百年梦想
C、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D、 我国人民摆脱了穷困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一名男子名叫达瓦和他的妹妹玛丽在伯里克利时代住在雅典的一个小村庄,他们的生活可能是(   )
A、 达瓦担任政府公职人员
B、 兄妹两人一起参与国家议事
C、 玛丽参与公民大会,达瓦独自干农活
D、 达瓦因为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是(   )
A、 帕特农神庙
B、 《荷马史诗》
C、 儒略历
D、 阿拉伯数字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 “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 改革军制,建立新式军队
D、 以才选官,废除贵族世袭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最重大的成就是(   )
A、 煤炭的使用
B、 电力的使用
C、 钢铁的使用
D、 火车的发明
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 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B、 彻底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策调整
D、 恢复了工业和生产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正式展开的事件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C、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 北约建立

材料题(共2小题,满分25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