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肇庆四中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日期: 2025-04-13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把正确的选项填到答题卡对应的题号.每题3分,共75分.

中华民族发端于几千年前的黄河中游地区,是由若干民族集团联合、汇集形成且不可分割的多元一体的民族,所有中华儿女都自称是“炎黄子孙”。其主要原因是(   )
A、 中华民族主体由炎黄部落融合发展而来
B、 全体中国人都是炎帝和黄帝繁衍的后代
C、 “炎黄”生活地区是中华文明唯一发源地
D、 “炎黄”时期中华大地出现了最早的农耕文明
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林则徐在禁烟时说:“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B、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
C、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百日维新梁启超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1912年元旦,《申报》刊登了这样一条庆贺标语:“中华民民万岁”。《申报》把“国”字改写“民”为主要是为了体现(   )
A、 “三民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B、 民国建立,封建制度终结
C、 中华民国主权在民的思想
D、 人民仍处在专制统治之下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人数变化的相关数据。造成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28年6月

4万多

1934年

30多万

A、 国民大革命的推动
B、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C、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D、 农村革命根据地扩大
绘制和解读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下图是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年代尺,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中国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大力支持
B、 抗日战争历时14年,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牺牲
C、 抗战胜利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首次获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D、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可以这样说,毛泽东诗词就是以艺术形式再现的中共党史。下列诗句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B、 二十万军重人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C、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D、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闻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赠送大熊猫统计表 (部分),透过材料可看出(  )

时间

受赠国家

数量

1972年

美国

2只

1973年

法国

2只

1974年

英国、联邦德国

各2只

1972﹣1982年

日本

4只

A、 中美关系由对立走向缓和
B、 大熊猫是中国外交的唯一媒介
C、 中国与发达国家友谊加深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的扩大
“从某种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对这一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
A、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 国家政权由君主和议会共同执掌
C、 国王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D、 根除了国王和议会之间的矛盾
如图为苏联 1937 年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示意图。苏联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二,应归功于(   )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工业化取得的成就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D、 列宁领导下人民创造奇迹
通过市场开放、公平贸易,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组织是(    )

A、 北约组织
B、 华约组织
C、 联合国
D、 世界贸易组织

综合题.(26小题13分,27小题12分,共25分.)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代社会早期的各种文化与娱乐活动,通常主要是特权阶层享受,故而文化娱乐场所并不普遍。入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人们进行娱乐活动的消遣场所茶坊和酒肆遍布大街小巷,还有早市、夜市,成为市民们流连之处。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

阶段

留学方向

群体人数

留学生代表

甲午战争到民初

涌向日本的留学群

推算在22000人以上

宋教仁、蒋介石、鲁迅、陈独秀等


留学欧美学生群

到1911年前至少在600人

孙中山、蔡元培等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材料三: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产业工人迅速增加到120万人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无暇东顾,日、美也乘机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到1919年前,中国产业工人的总人数约计260万人,再加上1800万手工业的工人、店员和城市苦力,已经形成一支具有特色的中国近代工人阶级队伍。

材料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各种体制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国家允许外资企业、合资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和工商个体户大量使用农民工,最终导致国有企业的一线工人大多数都是农民工。

——单廷民《浅谈农民工产生的原因和前景》

请回答: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资交流外,带给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占领,可以说是一部大侵略史。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20世纪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材料三:西欧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21世纪开始之际,欧洲统一进程成就显著。1957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即使如现在这个样子,也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欧洲已经为之大变。在经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战争岁月以后,欧洲大陆已经到达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

——(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