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16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科学家在黄石国家公园发现了一种罕见的嗜热好氧杆菌,细胞内含大量叶绿素,能与其他绿色植物争夺阳光来维持生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菌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B、 该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 该菌的细胞结构与伞藻类似
D、 该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下列对细胞中元素与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Fe2+参与血红蛋白的构成
B、 Mg2+参与叶绿素和叶黄素的构成
C、 核糖和脱氧核糖的元素组成相同
D、 脂肪和糖类的组成元素相同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分子可以含有二肽链也可以含有多条多肽链
B、 蛋白质在盐析呈絮状物后还可以恢复原有状态
C、 功能不同的细胞不会含有相同的蛋白质
D、 变性后的蛋白质肽键数目不发生改变
30个氨基酸共有48个氨基,这些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后合成一条多肽链,其中有天门冬氨酸(R基为一CH2COOH)3个,先脱掉其中的天门冬氨酸(相应位置如下图所示)得到3条多肽链和3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未脱去天门冬氨酸前的一条多肽链中含有氨基18个
B、 该30肽水解得到的3条多肽链比原30肽增加了7个氧原子
C、 若将新生成的3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个水分子
D、 该3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30肽增加了10个氢原子
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有机物检测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变性的蛋白质也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B、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构成物质都是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只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C、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这个实验中,先滴加甲基绿将细胞核染成绿色,然后滴加吡罗红将细胞质染成红色
D、 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用显微镜可观察到被染成红色的脂肪颗粒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肉细胞中的ATP来自于叶绿体和线粒体
B、 细胞膜两侧的钾离子和钠离子的浓度差是通过协助扩散实现的
C、 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酶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D、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DNA,都能够半自主遗传
下列生化反应或生理过程不依赖生物膜的是(   )
A、 消化酶的合成与分泌
B、 叶绿体内水的光解
C、 NADH的生成
D、 NADpH的生成
下列关于细胞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骨架主要是由磷脂分子构成
B、 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C、 磷脂和核酸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
D、 中心体不具有生物膜结构,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的胰岛素和胰蛋白酶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且都是胰腺分泌的,但它们的功能却截然不同,原因是参与二者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不同
B、 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属于生物膜系统,但类囊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C、 矿工患硅肺的原因是硅尘破坏吞噬细胞溶酶体膜,导致水解酶释放致使肺的功能受损
D、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中心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将正常的线粒体放入清水中,则线粒体内膜先涨破
B、 线粒体是人体细胞产生CO2的唯一场所
C、 结核杆菌分泌外毒素(一种蛋白质)离不开内质网的作用
D、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并降解所被吞噬的物质
生物实验中常用水处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水解处理后,需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
B、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的实验中,对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需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1-2滴蒸馏水洗去浮色
C、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D、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中,需要把哺乳动物的新鲜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
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蔗糖分子则不能。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当达到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m。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m达到最大值
B、 渗透平衡时,S1溶液的浓度大于S2溶液的浓度
C、 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增大
D、 m的大小与S1、S2之间的浓度差呈正相关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为自身前后对照,不需要再增设一组对照组
B、 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
C、 质壁分离彻底复原后的细胞,将不再吸水,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相等
D、 活体植物细胞都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比较容易观察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碳和甘油是通过自由扩散出细胞的
B、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进入其它细胞是主动运输
C、 氨基酸进入细胞既能通过协助扩散,又能通过主动运输
D、 吞噬细胞吞噬细菌是通过胞吞作用
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下图所示。对此现象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

A、 清水进入保卫细胞,促进细胞的代谢,从而导致气孔开放
B、 蔗糖溶液中保卫细胞因失水而形态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气孔关闭
C、 叶片在清水中蒸腾作用减弱导致气孔开放
D、 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替代,可行的是(   )
A、 制备纯净细胞膜时,可用鸡的红细胞代替猪的红细胞
B、 用95%的乙醇代替丙酮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C、 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嫩而薄的藓叶代替口腔上皮细胞
D、 用黑藻叶片细胞代替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
正常情况下,以下实验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淀粉+斐林试剂→无砖红色沉淀
B、 淀粉溶液+新鲜唾液+斐林试剂→有砖红色沉淀
C、 蔗糖+斐林试剂→无砖红色沉淀
D、 蔗糖+新鲜唾液+斐林试剂→有砖红色沉淀
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高等植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面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A、 ①、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内,⑤、⑥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
B、 ④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 ②过程中还要伴随ATP的水解
D、 ①过程要伴随氧气的释放,⑤伴随氧气的消耗
过氧化物酶能催化H2O2的分解,产生的氧气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物酶,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2滴H2O2溶液,2mL马铃薯块茎提取液
B、 1号试管可以和4号试管形成对照
C、 设计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排除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的其他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 4号试管也可用于探究高温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下图表示ATP的结构,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中A代表的是腺嘌呤
B、 水解之后生成ADP,ADP可继续水解释放能量
C、 三个磷酸键含有的能量不完全相同
D、 图中a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下图为绿色植物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图中a-g为物质,①-⑤为生理过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将H2O用18O标记,一段时间后,则b、(CH2O)及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中都能检测到放射性18O。
B、 图中①、③过程均不需要消耗ATP
C、 若提取叶片中的a物质时未加CaCO3 , 则滤纸条上各色素带宽度均显著变窄
D、 若突然降低光照强度,②③④⑤过程都将减慢
将下图所示细胞(适宜条件下悬浮培养的水稻叶肉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②增大、③减小、④减小
B、 光照强度低于光补偿点时,①增大、②增大、③减小、④减小
C、 光照强度等于光补偿点时,①不变、②不变、③不变、④不变
D、 光照强度等于光饱和点时,①增大、②减小、③减小、④增大
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CO2浓度直接影响暗反应,间接影响光反应
B、 类囊体膜上发生的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
C、 环境温度通过影响光合酶的活性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D、 叶肉细胞有光时产生ATP,无光时也能产生ATP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B、 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线粒体的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C、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以用碘液检验
D、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增加色素提取剂的用量,色素分离效果更明显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及其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蔬菜瓜果类的保鲜应在低温、低氧的条件下
B、 农作物受淹后,要及时排水,以免根部缺氧腐烂
C、 农业生产上的松土措施,可以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D、 伤口宜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以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

非选择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