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库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日期: 2025-03-29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数据和结论符合实际的是(   )
A、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B、 通常情况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于340m/s
C、 人感觉到温水的温度大约为40℃
D、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是35℃
四季分明的江阴地区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薄雾缥缈
C、 秋天,露水晶莹
D、 冬天,霜打枝头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日环食
B、 倒影
C、 手指变“大”
D、 手影
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 )

A、 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
B、 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
C、 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
D、 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图乙中,说明远视眼的患者需要佩戴凹透镜
C、 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能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照镜子时,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虚像越大
B、 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鉴别其真伪的
C、 光与镜面成30°角射入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为30°
D、 在有些街头的拐弯处安装凹面镜,是为了扩大视野
下列关于生活实际应用的描述中,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照相机拍照时,来自物体的光能够在底片上成像,说明凸透镜能成实像
B、 透过凸透镜观察到远处的物体是倒立的,说明凸透镜能成倒立的实像
C、 通过放大镜观赏邮票起到放大的作用,说明凸透镜能成正立的虚像
D、 使用投影仪时,看到屏幕上所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实际,它是(   )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 照相时,被照着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内
C、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D、 阳关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 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 透镜成的是虚像
C、 透镜的焦距小于 10cm
D、 透镜的焦距等于 20cm
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 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C、 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D、 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成的像也变小

填空题

实验题

作图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