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十课《信客》同步训练

日期: 2025-03-31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


A、扣(kē) 接(jì)稀(hān)  穷愁倒(liáo)
B、问(jié)呵(hè)吊(yàn)连声带(nuò)
C、俩(zhī)唏(xū)焦(zhuó)   长途跋(shè)
D、恨(zēng) 昏(jué) 捆(zā)难从命(shù)
下列加线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接(jì)文绉绉(zōu)
B、耗(è)伎俩(jì liǎnɡ)
C、 吊(yàn)嘘(xī)
D、问(jié)焦(zhuó)
找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A、 信客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______________
B、 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
C、 我名誉糟蹋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
D、 茅屋外只有劲利的山风。
选出加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噩耗传来,女人大放悲声。
B、 信客说自己赚了钱要接济他。
C、 信客识文断字,经常代读、代写书信,真是无所不为, 样样皆能。
D、 大半辈子的风尘苦旅, 整整一条路都认识他。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 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B、 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C、 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取决于你的不懈努力。
D、 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 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
B、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 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下列选项中对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哥儿,你必须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极其”,说明长妈妈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和认真程度。)
B、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镶嵌”,形象地写出了老王身体僵直的状态。)
C、 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若有所失”,表现了父亲对所造新房的那种不满意的心态。)
D、 他总是把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文绉绉的语句,郑重地装进信封,然后,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的心亲自带向远方。(“郑重”说明了信客对人们的嘱托的认真态度,表现了他高度重视工作的责任心。)
选出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    )


A、 老人最后的嘱咐是扬了扬这只扎伤了的手,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
B、 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
C、 终于有妇女来给信客说悄悄话:“你给他说说,那些货色不能在上海存存?我一个女人家,来强盗来贼怎么办?”
D、 他跪在坟头请老人原谅——从此不再做信客。

能力提升

阅读题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多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终于有妇女来给信客说悄悄话:“关照他,往后带东西几次并一次,不要鸡零狗碎的。”“你给他说说,那些货色不能在上海存存?我一个女人家,来强盗来贼怎么办……”信客沉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闯荡都市的某个谋生者突然得了一场急病死了,这样的事在那样的年月经常发生。信客在都市同乡那里听到这个消息,就会匆匆赶去,代表家属乡亲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乡间,他就夹上一把黑伞,伞柄朝前,朝死者家里走去。乡间报死讯的人都以倒夹黑伞为标记,乡人一看就知道,又有一个人客死他乡。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噩耗通报。可怜的家属会号啕大哭,会猝然昏厥,他都不能离开,帮着安慰张罗。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下午,他又要把死者遗物送去,这件事情更有危难。农村妇女会把这堆简陋的遗物当做丈夫生命的代价,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信客浑身不自在,真像做错了什么事普通。他只好柔声地汇报在上海处置后事的情况,农村妇女完全不知道上海社会,提出的诘问每每使他无从回答。

        直到他流了几身汗,赔了许多罪,才满脸晦气地走出死者的家。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我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老信客说过,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阅读理解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绪……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__________________。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