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3-31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的是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倡导大家要爱护自然环境。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农业上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可以大量施用化肥农药
B、 任意排放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
C、 大量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 采取就地掩埋的方法来处理各种生活垃圾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铁水铸成锅  
B、 折纸鹤    
C、 烧制陶瓷      
D、 编制中国结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取用药品
B、 移走蒸发皿
C、 倾倒液体
D、 点燃酒精灯
下列空气中各成分与其用途不对应的是()
A、 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B、 氧气难溶于水﹣﹣用于急救病人
C、 干冰容易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D、 氮气不活泼﹣﹣用于食品防腐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
A、 液氧、蒸馏水
B、 稀有气体、硬水
C、 氮气、大理石
D、 高锰酸钾、洁净的空气
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浓氨水挥发﹣﹣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C、 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
D、 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 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D、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燃烧和灭火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结构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反应后生成三种物质
B、 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2:1
C、 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 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鱼肝油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维生素D3,它的化学式为C27H44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维生素D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84g
B、 维生素D3由三种元素组成
C、 维生素D3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7:44
D、 维生素D3由27个碳原子、4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一定是催化剂
B、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 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1
D、 该反应中丙和丁一定为单质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B、 氧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所以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C、 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D、 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填空题

实验题

科学探究题

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乙组

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现象

①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

(填“向左”、“向右”或不”,下同)偏转

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偏转。

实验结论

猜想1正确

③猜想2正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评价)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甲组实验方案不合理。

(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容器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质量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变少

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气球膨胀产生的浮力干扰了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改进装置后同学们再次进行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

(拓展应用)硝酸铵(NH4NO3)固体在不同温度下发生不同的分解反应,则下列各物质中不可能是该反应产物的是(填序号)。

A.NH3   B.H2O  C.SO2 D.N2

简答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