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库

2017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日期: 2025-04-17 中考真卷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

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 玻璃杯
B、 陶瓷碗
C、 铁锅
D、 塑料勺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B、 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
C、 放大镜把字“放大”  
D、 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 给湿头发吹热风
B、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C、 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D、 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下列家用电器中,将电流热效应作为工作原理的是(   )
A、 电视机
B、 电热水器
C、 抽油烟机
D、 电冰箱
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初春,积雪消融
B、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B、 轮胎上制有花纹
C、 用起瓶器夹紧瓶盖  
D、 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羊角锤  
B、 核桃夹子  
C、 撬棒  
D、 食品夹子
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用湿手按已接电源的插座上的开关
B、 及时更换家庭电路中绝缘皮老化、破损的导线
C、 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用湿布擦拭电视机
D、 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
C、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D、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 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
C、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D、 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小玲家有额定电压相同的电烤箱、电饭锅和电视机各一个,按照每度电0.5元的计费标准,将这三个用电器正常工作1小时的用电费用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柱状图.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这三个用电器中,电烤箱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最高
B、 在这三个用电器中,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最低
C、 正常工作时,通过电烤箱的电流大于通过电视机的电流
D、 在一个月内,小玲家电烤箱的用电费用一定比电饭锅的用电费用多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R2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 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关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变大
B、 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变小
C、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变小
B、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变大
C、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
D、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若电子秤示数不变,则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多项选择题

实验选择题

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 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 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B、 若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
C、 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
D、 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

实验解答题

科普阅读题

阅读《洛阳桥》回答 问题.

    洛阳桥被誉为“福建桥梁状元”的洛阳桥坐落于福建泉州洛阳江上.又名“万安桥”,如图1所示.

    洛阳桥始建于北宋1053年,工程历时七年.桥原长 1200多米,宽约5米,有桥墩46座,扶栏500个,石狮28个,石亭7座,石塔9座,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桥由当时的郡守蔡襄主持兴建.洛阳桥的桥址位于江海汇合处,水深流急,建造桥基十分困难,桥基随时可能陷落坍塌、甚至被冲入海.洛阳桥的建桥工程,规模巨大,结构工艺技术高超,影响深远.像近代桥梁的“筏形基础”,在国外尚不足百年;“浮运架梁法”今日还很通行;“种蛎固基法”将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堪称绝妙.关键性的工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首先在江中沿桥址中线,向江中抛填石料,形成一条横跨过江的矮石堤.石堤宽约 25 米,而长度达500余米. 然后,匠师们利用洛阳江里盛产牡蛎这一自然条件,在矮石堤上散置蛎房.由于牡蛎繁殖力强,石堤里外间隙,成片成丛、密集繁生,两三年时间,就将原本松散的石堤胶结成一牢固整体.同时,石堤经受浪潮往复冲击,逐渐密实,底层石料嵌入流沙,使整条石堤变 得格外稳固.这样筑成的桥墩底盘,用作桥基,即现代桥梁工程中的所谓“筏形基础”,既增大了基础的面积,又增强了基础的整体性,能有效防止不均匀沉降. 在“筏形基础”上,再用巨型条石,齿牙交错,互相叠压,逐层垒砌,筑成桥墩,墩的上下游两头,俱作尖形,以分水势.墩基间亦置大量牡蛎胶粘,潮汐来去,不能冲动.两墩间净孔,约在一丈五六尺.沿岸开采的石梁,预先放在浮排上,等到两邻近桥墩完成后,即趁涨潮之时,驶入两桥墩间,待潮退,浮排下降,石梁即可落在石墩上,全桥石梁300余条,每条约二三十吨重,皆“激浪涨舟,浮运架梁”而成.

洛阳桥的建成,为我国石桥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历经地震、飓风、水患和战争,洛阳桥经受了几百年的考验,依然屹立,堪称我国古代桥梁史上的伟大创举.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