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8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 用活性炭作净水剂
C、 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下列实验操作中,操作完全符合题意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干燥氨气
B、 测定某溶液的pH
C、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D、 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 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
C、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D、 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将浑浊的红色污水进行了如下净化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中液体无色浑浊
B、 ②中液体无色澄清
C、 经上述处理后,②中液体为纯净物
D、 若③中出现大量泡沫,则②中液体为硬水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 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D、 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所占体积明显变小——分子数目变少
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①一定是化合物
B、 ②可能是稀有气体
C、 ③一定是混合物
D、 ④包含两种不同的化合物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溶液甲 溶液乙 溶液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
B、 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 溶液丙若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质量一定等于2g
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发生燃烧,其反应如下:2C2H5SH+9O2点燃__ 4CO2+6H2O+2X,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B、 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 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B、 ②表示的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为+1 价
C、 ①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 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 g
有A.B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明的关系如表1.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溶液

指示剂

A

黄色

蓝色

B

无色

粉红色

A、 甲溶液呈酸性
B、 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
C、 只用A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
D、 在滴有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绿色
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装璃管的装置末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 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C、 石灰石接触稀盐酸后,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会立刻变蓝
D、 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图A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 图B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图C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D、 图D所示实验既可探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7的降水一定是酸雨
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

填空题

实验题

科学探究题

计算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