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4-01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基础知识及运用。

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转(wǎn)匙(yuè)悔(ào)
B、 哽(yàn)静(sù)     祷(qí)
C、步(duó) 子(jù) 叟(hǎo)
D、异(chà) 糊(tǔ)     钱(qiàn)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手势 溜水 铁杆 杠子
B、 奴隶 钓鱼 忠诚 干脆
C、 纪念 塞进 坐位 旷课
D、 皱边 代价 口齿 晴朗
选出有不同词类的一项( )

A、 学生 汽车 关系 前后
B、 休息 发现 想念 愿意
C、 笔直 悠闲 碧绿 诚实
D、 明天 学习 拘谨 破旧
句中划加线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文详写和略写巧妙搭配,使得文章浓淡相宜,错落有致
B、 进一步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C、 可视电话使得你和远方的朋友虽天各一方, 却交谈甚欢,如近在眼前。
D、 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该校今天订了近一千多种报刊。
B、 那是谁?从哪里来啊?
C、 今年洪灾,粮食产量比去年减少了一倍多。
D、 他上两楼拿了二本书。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体裁是小说。
B、 本文描写的故事发生在普法战争时期,在内容上着重写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和祖国语言的深深的爱。
C、 文章按照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的变化逐层展开,而主人公却是韩麦尔先生。
D、 韩麦尔先生服饰的不同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和小弗郎士爱国感情一样炽烈,都是自始至终的爱国情怀。
B、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一位爱国主义作者,以长篇小说见称于世。
C、 韩麦尔先生因为年纪大,上课非常吃力,所以上课时“脸色惨白”,小弗郎士也认为老师累得这样是一个“可怜的人”。
D、 韩麦尔先生为上这“最后一课”,穿上整齐的新衣,这是他对祖国爱的表现。

问题理解

课内阅读

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记灵魂纯净,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