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江苏省扬州市大丰区第一共同体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作者UID:10360397
日期: 2024-06-29
月考试卷
选择题
句子默写
字词书写
名著阅读
综合性学习
诗歌鉴赏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

    世之人有喜作肥字者,正如厚皮馒头,食之未必不佳,而视其为状,已可知其俗物。字法中绝将五十年,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而追踪前贤者未有三四人。古之人岂皆能书,独其人之贤乾传遂远。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者随纸与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使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杨凝式以直言谏其父,其节见于艰危。李建中清慎温雅,爱其书者兼取其为人也。岂有其实,然后存之久耶?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其馀泯泯不复见尔。

(选自《书学集成·汉宋卷》,有删节)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不拒“每一件小事”

袁媛

    ①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并指出,“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

    ②砥砺奋斗,就是既要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气概,也要有不拒“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每一项职责”的务实。

    ③奋斗不是一个抽象的词汇,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奋斗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奋斗既脱不开“诗与远方”的憧憬,更离不了“琐碎小事”的践行。袁隆平花了十几年工夫坚持选种、下地、观察,看似都是“小事”,但正是这些具体的“小事”,让他积累了知识与灵感,获得了杂交水稻事业的巨大成功。正所谓“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能更远”。积小事成大事,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俯拾皆是

    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道理很简单,但要做到知行合一,不拒“细末”,善抓“小事”,实现宏伟目标,则并非易事。青年人充满热情、富有理想、血气方刚、活力十足,当然应该勇于“立大志”“做大事”,但是,“做大事”并不抵触“做实事”“做小事”。恰恰相反,实现宏伟目标要靠奋斗,奋斗离不开“每一件小事”的不断积累。如果心气很高,书没有读几本,就规划写几本学术专著;或者胃口太大,刚走上社会创业,就把目标定为“干他一个亿”,看不上“做小事”;又或者志气很高,整天想着如何“扫天下”,不屑于“扫小屋”;又或者有想法没做法,沉迷于刷朋友圈、看短视频消磨时光而不愿意哪怕读几本书、看几篇文章,那么,这样的“立大志”“做大事”恐怕很难成功。

    ⑤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广大青年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件“大事”,每一个青年都要不拒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青年学子要珍惜光阴,好好学习,增强本领,为实现将来报效国家的理想打下坚实基础;青年技工要立足岗位多做贡献,发扬工匠精神,推动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勇攀科学高峰,瞄准核心技术奋力冲锋,为发展科技事业、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说到底,青年人要以满腔热情全身心投入每一项任务,在琐碎“小事”中磨炼自己,完成积淀,在坚持不懈中推动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在厚积薄发中实现心中的美好愿景,在一点一滴的成长中慢慢接近理想,真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

    ⑥在江苏省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座谈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青年人只有把个人理想奋斗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奋斗才更有意义、青春才更有价值。身处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当代江苏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砥砺自强不息的奋斗意志,脚踏实地、扎根基层、甘于吃苦、不畏挫折,不拒“每一件小事”,让人生抱负与时代责任同频共振。

(选自2019年5月8日《新华日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等鱼断气

胡展奋

    大概是1969年前后,母亲因肝病导致脸部浮肿。肝病一向有“女怕脸肿,男怕脚肿”的说法,除此之外,她还伴有黄疸、全身乏力、脾肿大等症状。当时医生授一消肿利水的奇方——鲫鱼汤。医生认为,患者急需补充优质蛋白。既是优质蛋白,又能消肿利水的,首推鲜活鲫鱼,且要三两以上,药效才好。

    这可难住了父亲,要知道在那个时候,物质极度匮乏,菜市场里绝对没有活鱼供应。他便去“黑市”,也就是地下自由市场购买,说是市场,其实就是鱼贩的流动摊位,如同间歇泉一般地时隐时现。更要命的是,因为“历史问题”,父亲还是“戴罪之身”,常去黑市是犯忌的。

    但为了母亲,他义无反顾地去黑市买鲫鱼。买回来后,他马上开始操作,先是为母亲“退黄”,按每碗鱼汤一百克鱼计算,剖二百克鲜鱼熬约三十分钟,待骨肉分离时捞出骨渣,这时鱼汁呈白色,略注黄酒与蜂蜜,再熬十分钟,倒入两碗,早晚服用。十天后,母亲脸部的黄疸消退,再服十天,两眼黄疸大退,月余黄疸全消。他们即去医生处报捷,医生看了一眼说:“浮肿未退,继续。”父亲一听,傻了,当时他的月收入才三十六块,但时值冬令,鲫鱼原本就少而贵,鲜活的、三两以上的更贵,每天一条,总得八毛钱左右,甚至一元,一个月下来,岂不是要把家里掏空了。

    “一定要活鱼吗?”父亲只问了一句。“当然!”医生顿了顿,又说,“刚咽气的也行。”父亲一回家就去了黑市,而且很久没回来,母亲不放心了:“怎么回事呢?阿二去看看吧!”

    天已摸黑。路灯下,我远远地看见父亲正蹲在地上,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搪瓷盆子——那时卖鱼的都把鱼放在搪瓷盆里,以便稍有风吹草动就提盆走人。而鱼贩则尴尬地注视着父亲,二人之间似乎是一种对峙。此时的西北风像野兽一样咆哮着,父亲蜷缩着冻得簌簌发抖的身子,但仍然坚定地蹲着。见我在他身边蹲下,父亲转脸尴尬地对我笑笑,然后附着我耳朵悄悄地说:“我在等鱼断气。”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黑市的规矩,鱼一死,就腰斩而沽,一条一元的鲫鱼就可能暴跌到四五毛。

    天越来越冷,也越来越暗,搪瓷盆里的鲫鱼,盖着水草,那腮帮子还在一口气、一口气地翕动着,越来越缓,越来越缓,忽然它不动了。

    父亲胜利似的叫起来:“看!它不动了!”鱼贩恹恹地叹了口气:“好吧,拿去吧,算我输给侬!

    然而父亲还没完,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飞快地掣出一把剪刀,钱还没付,就一刀刺入鱼腹,剐出鱼肠,那鱼心还在一翕一张呢。

    “马上放血,和活鱼有什么两样呢?”他得意地对我眨眨眼,那鱼贩见状,眼珠瞪得老大,傻了。

    这以后,父亲就成了“老蹲”,只要有耐心,鱼贩到后来都会主动招呼他:“过来吧,老胡!”

    西北风还是没有饶过他,大概第一天蹲守时他就着了凉,以后他天天拖着清鼻涕去蹲守,撑了十天左右终于倒下了,发高烧到四十度。

    眼见母亲的浮肿在慢慢消退,不能功亏一篑,父亲决定派我去蹲守。我那时还小,天天蹲在寒风里发抖,鱼贩看了于心不忍,常常主动喊我去拿将死未死之鱼,有的甚至将刚死之鱼直接剖了,扔过来,也不收钱。长大后读书,每每读到“仗义每多屠狗辈”,我便会想到他们。

    大概一个月后,母亲的浮肿全然退去。

    那是1969年上海的冬天。高天固然滚滚寒流急,大地却仍有微微暖气吹。

作文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